学习“四史” 回眸校史(四)|上外:东体育会路上的白手起家

发布者:杨凡 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0-06-29 浏览次数:222

编者按: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发祥地之一。自创建伊始,上外便继承了革命学校的“红色基因”,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发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与新中国一起诞生、成长的。创建初期,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前身——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上俄”)经历了物资特别匮乏而精神特别富足,斗志特别顽强的一个阶段。几十年后,上俄一、二期学员们仍然十分怀念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49年新中国刚刚诞生。经历长期战争摧残的土地滿目疮痍,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时任上海市长陈毅倡仪成立一所速成培养俄语人方的高等学校,并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著名翻译家姜椿芳。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成立这个学校?因为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不承认新生的红色政权,并对我实行封锁,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及时承认并愿意帮助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急需大量俄语人才;二是上海是中国的经济重镇,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符合大规模接受苏联援助的条件,但上海各大学均以英语教育为主,俄语教育及人才十分匮乏;三是陈毅市长具有比一般军事指挥员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以及更科学的审时度势能力,加之找到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姜春芳任筹备校长。天时地利人和,三好合一,水到渠成,成就了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外语高等学校------上俄。

姜校长接受任时,市委领导就特别强调“速成”:速建、速育、速用(速分配)。其他什么也没给。姜校长不怕困难、不叹苦经,率领筹备人员立即投入筹建事务之中。

 建校初期的校园

建校初期的教学楼

建校初期的图书馆

建校初期的学生餐厅

无场地:194912月初上俄即在报纸刊发招生广告。报名呢?借淮海中路逸村2号时代出版社作为报名地址(陈毅市长夫人张茜当时抽调到上俄筹备组,也在那里做报名接待工作)。考试呢?借山海关路育才学校作考场。录取300多人。19501月就要报到,校园呢?还未找到。姜校长带人联系了几处都不成功,最后找到了暂时停办的暨南大学校址。先在二部(宝山路)校址,后搬到一部校址——东体育会路(即现上外虹口校区处)。19502月就开学了。姜校长从筹备到开学只用了2个多月,在新中国高校创建史上创下了奇迹。当时上俄只有现在虹口校区东部一小半地方是暨南大学校址(大约几十亩地)。一期校员回忆说,校内破破烂烂,只有两幢二层教学楼和一条连接的玻璃走廊还可遮风避雨,放得下安静的书桌。学生宿舍还是茅草顶、泥漫墙(有一天夜里大风大雨,居然把茅草顶掀掉了,吓得同学们抱着被子跑到学校玻璃走廊里呆了一夜)。校园门外四周都是田野,还有条污水沟(学员们叫它“龙须沟”),场地狭小,还有个小礼堂。课外活动都没地方。校址西边有个部队的大院子,里面有简易操场,还有游泳池。姜校长向陈毅市长提出请求,陈毅市长就把这个院子划给了上俄(即合成现虹口校区规模)。姜校长带领全校师生重新规划校园,自已动手平整操场,洗涮泳池,种植绿化,填平水沟,用煤碴修了两条路,修补了宿舍,使环境初步得到改善。

开学典礼前夕,用松柏枝装扮的校门(大门正对面即为玻璃走廊)

全体师生们将当初被叫作“龙须沟”的臭水沟填平,修筑了两条从宿舍到教室和食堂的煤渣路,

分别为“劳动路”和“实践路”,学生与外教伊琳娜老师在修筑的“劳动路”牌前合影

无教师:姜校长运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聘请几位国内的俄语专家(吴克元、夏仲毅、朱韵清等),通过苏侨协会招聘了一些有经验的苏侨教师,把学员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等,分班递进,滚动发展。学员入学六个月就有人出去接任务(当翻译),入学九个月就有人应急分配出去工作了。 

外教老师授课场景

俄语教师集体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

无教材:就用姜校长以前编写的《俄文初级读本》和《俄文读本》应急(这两本教材都是19461947年在东北出版的)。姜校长后来回忆说,本来是想组织编写教材的,但一切都要得急,(筹备)都是急就章,所以只能用现成教材了。对这两本教材,学员们反应是“必需和够用”,且颇能“照顾中国学生学习特点”。 

上海俄文学校教材《俄文初级读本》《俄文读本》

学校创立这么艰苦,这么急促,为了什么?初衷如何?请看首任校长姜春芳在开学典礼上的开宗明义:一是“我们的学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一所革命学校。为什么叫`革命学校‘,因为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滿足国家当前建设需要,让人民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大家来这里学习,是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幸福生活服务” ;二是俄语学习是掌握“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三是“学校将为大家学习与生活提供一切必要条件”,帮助大家尽快成才。所以,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为国而立,为国而为的“家国情怀”,从开办第一天、入学第一期就打下深深的根基! 

姜椿芳在开学典礼上致词

学校承袭抗大传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实行准军事化管理,统一着装(蓝工装),学期不作统一规定,学员可随时按需分配。学员开始是供给制,后来是包干制(包吃包住包分配)。课程两门:政治与外语,专业以俄语为主。教学是速成式,大滿灌,又红又专。

建校初期的阅览室一角

初创时期学校生活艰苦,但学员们胸怀祖国,充滿革命理想主义与奋斗激情,吃着8个人一盆菜的大灶饭(饭厅里只有桌子,没有板凳,天天素食,周末有肉),住着泥滿条搭的茅草房(刮风透风,下雨漏雨),读着简薄的《俄文读本》,听着纯正的俄语教学(就这两样是最幸福的事),从白丁起步,日以继夜,寒窗苦读,速成俄语翻译人才,奔赴国家急需岗位。195051日,上海解放后第一次“五一”大会,全市各单位都整队前往人民广场集合。临开会时突降大雨,别的队伍都散开去躲雨了,场上只有两支队伍保持队形,一是人民解放军,二是上俄。陈毅市长当场表扬说:“上俄是好样的,他们什么都不怕,保持纪律性”。如今老学员们谈起往事,仍然挺着胸膊,豪情满怀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构成了上外人特殊的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