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曾指出,只有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忘初心才能更加自觉,担当使命才能更加坚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并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根据学校党委的部署,东方语学院党委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线上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四史”学习教育中作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激发党支部的工作活力,使“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师生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铭记在心。
6月5日中午12点,东方语学院党委于线上召开首场“四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上海市委“四史”专家讲师团成员、华东政法大学赵庆寺教授应邀担任主讲人,为我们进行了题为“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教育讲座。东方语学院教职工党支部、本硕博党支部以及其他学院的共计100余名师生党员共同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东方语学院党委书记陈晓黎老师主持。
赵庆寺教授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委宣讲团主要成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理论、国际政治等,曾在《国际问题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讲座伊始,赵庆寺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是百科全书”的比喻,结合真实事件,向我们阐明了重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必要性。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四个内容展开。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赵庆寺教授从历史观的类型和如何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两方面为我们明确了“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本要求”。首先,由于研究历史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可以将历史观划分为正统史观、英雄史观、革命史观等多种类型;其次,坚持唯物史观是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历史时,要尊重历史事实;在评判历史事件或人物时,要秉持历史客观态度;在为民族谋复兴时,要牢记历史使命。
接下来,赵教授从历史科学的内涵、价值等角度解释了“我们要高度重视历史与历史学习”的原因。历史是对前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的记述,既记录着成功的经验,也记录着失败的教训。因此,学好历史可以帮助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治国理政中保持清醒并且更好地开辟未来。此外,赵教授还指出,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我党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胜利的重要原因。
在第三部分内容中,赵教授通过具体事例,向我们介绍了“解析和回答历史问题时的科学方法”。第一,我们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反对一切违背历史事实,抹黑历史人物的行为。从实际出发,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分析研究历史材料、评判历史人物。第二,必须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在繁杂的历史现象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进而分清历史的主流和支流。第三,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放眼全球,学习了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历史知识,借鉴其优秀文明成果。
最后,赵教授以“用历史的视角观察当代中国”为核心,深刻阐明了清楚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历史、现实和未来是相互贯通的,中华民族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这些成就都是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凝聚了广泛的改革共识后实现的。因此,学习、掌握正确的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书写未来。
此次讲座,赵庆寺教授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和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明了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历史分析研究时所要遵循的科学方法。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都纷纷表示,赵老师的精彩讲座使自己受益匪浅,让自己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学习历史和端正历史观的必要性。还有同学表示,作为外语学习者,在了解掌握他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确的中国历史为时代使命。
本次讲座为东方语学院党委开展的首场“四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今后学院党委也将丰富“四史”学习的形式,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打牢思想根基,增强师生党员的前进勇气,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