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发祥地之一。自创建伊始,上外便继承了革命学校的“红色基因”,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发展。
如果城市之光象征着人类文明的集聚,那么位于城市中的大学,就是城市之光中的智慧灯塔。繁华城区与教育地标,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交织于内,既是城市变迁的最好见证,又是开展校园“四史”教育的最佳土壤。
上海,是近现代全球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东方代表。自其开埠以来,各种类型的高等学府在上海辖境应运而生。其中,虹口区又历来是上海教育重镇,人文鼎盛、先声垂远。时代磨砺、纵横跌宕之间,区内学府的自身命运同样起承转合、分聚辗转,其中有一些已然烟消云散,也有不少院校至今弦歌不辍。
那时校园:从灵生到暨南
简要而言,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用址历经1918-1924年灵生工业学校时期,1924-1932年的持志大学时期、1941-1945年的上海第二日本高等女学校时期、1946-1949年暨南大学一院时期,以及1950年以后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各时期(含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时期、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时期、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时期、上海外国语学院时期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时期)。
图片说明:原图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
旧上海第二日本高等女子学校校园旧照片
图片来源:陈祖恩、袁雅琼. 上海の日本文化地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关于以上各期的历史考证,散见于持志大学创校人扬州何氏家族何园及何氏家族提供的佐证材料、日本文部科学省“日本教育史”研究项目、上海档案馆藏暨南大学档案等多处,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各阶段校史记录。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图书馆资源,集中收集到各类城市旧地图,对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用址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的地图考证,着力于校区及周遭环境近百年来的变化梗概。对于校址范围以内的建筑、布局变化等细节情况,则还需根据原始档案材料,作进一步考证。
结缘虹口:从俄专到上外
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以来,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1949年12月-1950年2月)、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0年2月-1952年9月)、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1952年9月-1956年6月,其中上海俄文专修学校校名使用时段为1952年9月-1953年1月,之后即使用上海俄文专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1956年6月-1994年3月)、上海外国语大学(1994年3月-至今)数个阶段,2019年正是上外建校70周年。
俄专时期:在虹口公园北侧
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时期相符的地图资料,笔者目前有1951年版“新上海地图”(局部),其中能够显示校园西侧51路、52路公交车站台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班公交车至今在上外虹口校区附近仍有站台,并途经上外虹口校区西侧的西体育会路。
1951年版“新上海地图”
目前,最早的一份以“外语学院”标注校址所在地的地图,恰恰出版于1956年,即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之后不久。应当说明的是,此时的西江湾路574号(即现上海团校用址)也已划归上外使用,直至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学校退出而改为西江中学。
1956年版上海地图中的“外语学院”标注
上外时期:与鲁迅先生为邻
在1956年版上海地图中,上海外国语学院用址已明确属于虹口区,图中行政区分界线也显示,虹口区与上海郊区在当年恰是以沙泾港为界的。这是上外虹口校区真正与虹口区结缘的起点。这一点同样值得说明,因为在新中国以前,地图上显示的上海各区区界,在此处往往模糊处理,一些比较明确的地图则将此地划为以“北四川路区”或在邮政意义上属于“北四川路邮区”。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1979年上外虹口校区航拍地图远景
1956年也是虹口区发展史上尤为重要的一年。世人皆知,1927年鲁迅先生从广州搬来上海,居住在虹口公园附近的大陆新村,直至去世。鲁迅生前一直常来公园散步。1956年,鲁迅的灵柩由万国公墓迁此,并建鲁迅纪念亭、鲁迅纪念馆等。1988年虹口公园改名为“鲁迅公园”。也正是1956年,原虹口区与原北四川路区合并为新的虹口区,同时北四川路区的农村地区划归北郊区。上外也正是因为这一行政区划调整,被正式纳入到虹口区辖境范围的。
在这之后出版的上海地图中,上外往往被明确标注为“外语学院”或“上海外国语学院”。同时,值得使研究者激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天地图”系列项目目前给出了上海市的历史航拍地图。其中,可以找到十分清晰的1979年上外虹口校区航拍图。
该航拍地图清晰地显示了上外虹口校区校园在1979年的样貌,就校园整体而言,最主要变化当属流经校园部分的沙泾港航道已被拉直,填河部分正在进行校园建筑施工。
和今天相比较,校园内部的变化还在于操场从东西向调整为南北向,原东体育会路和西体育会路的校门,现都已北移,而校园南侧当时并无校门。根据依稀可辨的校园围墙,操场南侧有不少建筑应尚不属于上外校园。
校园内建筑部分,与今日上外校园同样大有殊异,从航拍图片判断,除今天的3号楼及其南面的小型花园外,其他旧有建筑已全部更新。
2019年上外虹口校区航拍图
上外虹口校区航拍图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高等外语教育学府,在校史上与“红色文化”有天然联系,在用址建设上得到了虹口区委区政府的大量帮助,同时见证了虹口乃至上海城市风貌的百年变迁。
从1949年到1979年,再到2019年,7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再回望这片土地的100年左右时间,从旅澳华侨商人所办灵生工业学校的十亩校园,到初创即遭战火兵燹的持志大学,全面抗战时期的上海第二日本高等女学校,抗战胜利后回迁上海复校的暨南大学,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上海俄专、上海外国语学院及上海外国语大学至今,这片百年校园是留给我们上外人乃至虹口区、上海市人民理解个人、学校、城市、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一笔财富。
从校址看上外“校园四史”
从校史学“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