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德语系开展“品读经典,厚学养德”读书分享会之《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发布者: 来源:德语系 发布时间:2021-05-31 浏览次数:303

5月20日中午,德语系“品读经典,厚学养德”读书分享会之《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讲在松江校区三教楼318室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由德语系教工党支部书记董琳璐老师担任主讲,系党总支副书记田力娜、德语系本硕博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主题是“延安精神”。  

读书会上,董老师首先以史料为支撑,通过对生动的历史故事的讲述,从“旗帜高擎-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人民至上-汇聚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艰苦奋斗- 战胜前进路上一切艰难险阻”三个方面,探讨了“为什么说延安是革命圣地”的话题。随后,董老师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为同学们厘清了延安精神的概念、延安精神与其他“伟大精神”之间的关系、延安精神的指导意义等问题。董老师还带领同学们重温了著名的“窑洞对”,并勉励同学们不断汲取延安精神中的信念力量、作风力量、表率力量等,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在董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个人经历、心得体会,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2018级硕士党员 牛金格:

延安这个保留红色记忆的地方,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新中国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太平盛世,感念那个时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党人,正是他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换来如今的安宁和谐。时代虽然不同,但是我们的国家仍旧面临着许多挑战,而这些挑战唯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方可攻克。我们要汲取前辈们的精神财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2019级硕士党员 曹志芳: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安逸的环境中很容易被忽视。作为党员,我们不能丢弃这个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只有继续发扬这样的精神,继续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我们国家才能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2020级硕士党员 赵晓阳:

延安精神是一种建设的精神。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在到达延安后,党的重心开始逐渐从斗争转移到建设上来。对敌斗争固然重要,但是党内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都不可忽视。党内建设问题关系到党的长久发展。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党内开始逐渐解放思想,追求实事求是,将国外引进的形而上的理论结合当时我国、我党的实际情况应用到对敌斗争和党的建设中去。“创业易守成难”,延安精神的代代传承成为我党和我国长久繁荣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9级硕士党员 王莹:

作为一名德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学习延安精神,一方面,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校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在社会中结合自身的德语优势,积极创业,艰苦奋斗,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梦增砖添瓦。另一方面,将学习到的党政理论联系实际,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及时复盘工作,在实践中优化学习和工作的方法论。

2018级硕士党员 傅舒婷:

我们虽无法再回到当初那个时代,但是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可以体会到,延安精神中的许多精华时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例如在科研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在面对学生到社会人身份转变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面临外界的考验与诱惑,脚踏实地,但又不固步自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些对我这样一位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都是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