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3日,为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深入领会红色革命精神,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全体学员参加了多伦路“行走的党课”及龙华烈士陵园参访的实践课程,一同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印记。
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张家禾先生从山阴路132弄鲁迅故居讲起,在此,鲁迅与众多仁人志士相识,许多战斗性杂文由此诞生。循着鲁迅的足迹,学员们来到了瞿秋白寓所旧址,深邃思想与文化战线接连生发于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居所。在情报战士中西功的旧居,张家禾先生将日本人中西功毅然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故事娓娓道来,学员们体悟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历史选择的政党。
中共江苏省委的火种在山阴路恒丰里69号得以点燃,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陈延年受尽酷刑都不曾出卖自己的信仰。学员们来到内山书店旧址,该店是销售进步书籍的主要场所,又是中共和进步人士的重要联系地点。行至左联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学员们结合展厅中的陈列品,深入了解了这场革命文艺运动背后的腥风血雨。
最后一站是黄渡路107弄的李白烈士故居,这里曾是地下党工作者李白进行敌后无线电通信联络的据点。李白烈士经年累月从事着单调枯燥的工作,用无线电波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为新中国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首先烈的事迹、汲取时代的力量。当日下午,青马班的学员们前往参观龙华烈士纪念馆。序厅中央矗立三座人形石碑,分别寓意着“祖国至上”、“无私奉献”与“锐意创新”。三座石碑缓缓靠拢,在合并的刹那,一道曙光冲天而出,象征着新中国正式成立。
展厅按照时间顺序巧妙布置为六段,生动展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上海英烈的革命历程与英勇事迹。每个展厅都结合油画、木刻以及多媒体技术设备与影视模型来复原历史画面,融历史与现代科技为一体,同学们得以沉浸在文化和艺术的氛围中瞻仰、缅怀英烈。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青马班全体学员在龙华烈士纪念馆中走近英雄,传颂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让一曲曲英雄壮歌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化为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