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是伟大的,当你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是不会有感觉的。”
武汉市民罗先生是一位有20年党龄的党支部书记,在参观“火神山、雷神山‘两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时,他回忆起疫情期间所参与的志愿者工作,如此感慨道,“从进来到现在,我已经流了好几次泪了。”
火神山、雷神山“两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
“火神山、雷神山‘两山’医院建设纪实展览”旨在纪念武汉抗疫的重要环节,举办于国内首家以建筑科技为主题的展馆——中国建筑科技馆内。展览共分为“英雄之城”、“关键之举”、“逆行之师”、“磅礴之力”和“希望之光”五个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武汉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英勇之举。
抗疫之路的五个篇章
五个篇章回顾了2020年武汉经历的新冠疫情突袭、隔一座城护一国人、四万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十天建成“两山”、正式解封宣布重启等关键事件,40余件“两山”医院建设实物亮相展览,包括防护服、安全帽、对讲机等。




展览位于武汉相对偏远的东湖高新区,但仍有许多市民携全家特意前来。刘女士家住汉阳区,路上需要花费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她在观展时曾一度落泪,“这是我们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感受到”。
不少市民驻足在“两山”医院模型前
在谈到这种感受具体指什么时,罗先生说道,“无以言表。但是这种感受能让我走在街头时可以昂头挺胸,让我能觉得我是一个很阳光的人,我是一个很正能量的人。”
徐女士是罗先生的妻子,她作为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徐女士表示当时冒着风险也要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做一点点,这个社会就会好一点点,当国家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汇聚起来的时候,这个力量是很大的,去付出了一定是会有收获的。”
罗先生及其家人接受采访
罗先生认为当时每一位留守武汉的人都在付出,只是付出的形式不一样。去年大年初一他和妻子在外做志愿者,街上一个人都没有,每个人都在一个个的窗户里,但待在家里也是在给抗疫做贡献。现在走到大街上,很多武汉人都说经历过疫情之后,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是因为如果不是国家机器,不是这些人支撑着这个城市,让它维持下去、一天一天变好,武汉根本不会恢复到和疫情之前一样。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说武汉是英雄城市,武汉人民无愧于英雄的人民!”展览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