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武汉解封一周年之际,“相约春天”抗疫摄影展在武汉市楚河汉街开幕,吸引了大批武汉市民和外地游客来此观看,他们向新传学院背包记者团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武汉抗疫。
摄影展采取户外展览的形式,由“封城、救治、重启、相约”四个板块组成,共展出作品200余件,再现了武汉封城76天里所经历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英雄景象。
01
见 证 者
一位来自广西的游客奶奶趁着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假期专门带着外甥来到这座“英雄的城市”,来到了楚河汉街来观看这次的摄影展。
“去年疫情我们在桂林,防范也挺严格的,但肯定比不上武汉这里。”她哽咽地说到,尽管她们远离疫情中心,但也时刻关注着武汉的情况。在观赏了这些展出的照片后,她心情非常复杂,很受感动。
“武汉真是一座英雄之城”她的话语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多数在疫情中默默无闻但又心系抗疫一线的旁观者,见证了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
02
记 录 者
同时,也有一些身体力行的记录者,用自己的力量陪伴武汉度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战“疫”。一位名叫王大用的摄影师从记录者的视角发表了他的看法。
谈到展出的照片,他提到很多参展的照片来自他的摄影师朋友。对于疫情当前,冒着危险冲向前线的记录者,他说“无论是什么样的身份,记者也好,工作人员也好,摄影爱好者也好,他们作为武汉的一员,都是用自己的心记录着一种场景、一种感情和一种情怀。什么身份已经不重要了,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每一个记录者都是战士。”
此外,他还表示,每一位湖北人、武汉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抗“疫”,哪怕只是简单地记录,哪怕只是在家里宅着,也是在战争中守着自己的那一块阵地。经过这次难关,武汉人对生活有了不同的理解。
03
参 与 者
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再到76天后武汉解封,中国以令世人赞叹的速度抑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这场成功的战“疫”离不开每一个背后参与者的努力。
一名来自河南信阳疾控中心的人员为参展提供了更加深入的视角。信阳与南阳属于河南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城市,这位疾控人员表示,疫情爆发时,整个单位全员上岗,过年都没有休息。提到“战疫”这两个字,他感慨万千,“在和平年代碰上这样的事,的确是跟打仗一样。每个人的岗位不一样,但是武汉的疫情能这么快就控制下来,肯定也是各方面的努力促成的。”
2003年“非典”袭击北京,当时的他正值高三,他说到:“非典那时自己是学生,是一个被动的角色,而现在作为工作人员,则是一个主动的角色,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承担责任面对风险,差别还是很大的。”
2021年,武汉再次迎来了春天。这些无声的照片承载了这段值得铭记的、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就像摄影师王大用所说的,“我们要在不经意中回头看一看,想一想过去的历史和这一段生活,所以办这样的展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