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国交学院在上海市博物馆等地开展“红色大寻访”活动

发布者:SISU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发布时间:2021-05-19 浏览次数:58

为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积极响应“我为建党百年打卡”活动,国交学院党委号召各学生支部以打卡红色基地的方式开展“红色基地大寻访”系列活动。

本期红色基地大寻访活动,国交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来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重温红色记忆,体会上海的红色底蕴,走进历史深处, 致敬革命先辈。

第一站打卡地: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丰富,参观场地广阔,支部党员们选择自由参观的形式,细细观赏馆内的展品,深入探寻上海的前世今生。90分钟短暂的参观活动不仅丰富了党员们的历史积累,更让党员们获得了对上海这座城市更深刻的认识,获得了对上海的红色渊源更系统的了解,对党史理论学习和党员个人学习都大有裨益。

第二站打卡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该陈列馆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不远,学生第三党支部步行来到陈列馆。虽然没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丰富的馆藏、广阔的场地,但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的红色精神则因为馆藏主题而更加突出、鲜明。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徐徐走入场馆,认真聆听讲解,对这段红色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刻、更为客观的学习。中国工人阶级崛起壮大的历史是伟大的、艰难的、胜利的,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青年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与使命也是革命先辈传递给每一代青年的火炬。

实地打卡红色景区活动,既充实又有意义,是一次难得的、宝贵的党史学习机会,促进了支部党员们整体党性修养的提高。青年正当时,是确立自我发展方向、坚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时间,青年需要自省,更需要榜样,革命先辈正是我辈青年的永恒楷模。

鉏文琦:

在支部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参观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体验了上海的历史发展,尤其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对列强的反抗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迅速发展最为打动我,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革命、建设上海,将上海建设得越来越好。之后我们还一起参观了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深深折服于这些海派工匠的智慧与精湛技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受益匪浅,决心将工匠精神应用到学习和实践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干洁洁:

博物馆生动展现了上海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氤氲在汉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历史的变迁往往是熔铸着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倾情奉献和奔腾热血的,正是他们的血与肉才铸造成我们如今灿烂深沉的文化,我们要像先辈学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张铭麟: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内分为“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等多个部分,展示了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珍贵文物。出土的文物充分反映了上海本地马桥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的特点,给我们带来了历史变迁的震撼,那是祖先走过的路。同时,上海近代史也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困境中的人们一心救国的斗志,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我们也在此和他们对话,一定要不忘初心,使其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张伊诺: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反映上海历史发展的地标性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代表上海历史进程的文物和文献,见证了上海文明创造的进程。这次我有幸和支部党员们集体参观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从古代上海到现代上海,从史前文明到都市新生,一处处景象都让我们了解到上海是如何一步一步扎实地发展为现代繁荣大都会的。我们通过回顾历史,应牢固树立不忘过去、不畏将来的精神,脚踏实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在前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的路途中,我们选择在静安雕塑公园稍作休息,公园春景如画,更为珍贵的是发现了又一处红色遗址,那就是中共中央组织部遗址,这里原来是1928年至193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旧地。支部党员们都非常兴奋,不经意的发现更增添了本次红色旅途的惊喜感,大家纷纷拍照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