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9日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上海外国语大学各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编辑部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平台积极开展学习,认真领会精神。
《外国语》编辑部
主编束定芳说,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给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更加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及学术期刊在新时期的重要历史使命和任务。《外国语》作为我国外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一份重要期刊,是沟通国内外语言研究者和国内汉语和外语研究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外国语》在教育部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在国内外学者的支持下,守正创新,发表了大量海内外权威学者的一流学术成果,为引领国内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培养青年学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外国语》作为国家社科资助的刊物,以“坚守初心、引领创新”的高度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设特色栏目,研究解决我国外语学科和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特别是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外语人才培养;《外国语》坚持每年定期与西部高校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为西部高校教师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中西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更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发挥刊物“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作用,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做出我们应有的、独特的贡献。
《外语界》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5月9日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界》编辑部的全体编辑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通过学习,本刊编辑认为回信的内容是继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之后,面向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发出的又一次重要指示,也是对包括《外语界》期刊编辑部在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极大鼓舞。
回信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了“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总体要求,作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外语界》长期以来既是国内外语教学研究成果的发布平台,也是国际外语教学界认识和了解我国外语教学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外语界》已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中心、中国期刊网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评选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回信还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自创刊以来,《外语界》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科学的办刊方向和宗旨,以内容建设作为办刊之本。期刊关注和报道国内外语学科发展和外语教学研究成果,对国内外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实际问题展开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广泛探讨,帮助我国外语教师深化对外语教学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回信重要内容的学习,《外语界》编辑团队深刻领悟到,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在繁荣学术研究、引领学术潮流、培育人才队伍、促进学风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校的学术期刊不仅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产生符合时代的优秀学术成果,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发掘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工作人员的回信令人振奋和鼓舞,他对学术期刊所提出的要求,为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界》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广大编辑和和学者繁荣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总遵循和总目标。
《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
《中国比较文学》编辑部全体编辑成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的思想精神,认为《中国比较文学》作为国内以比较文学命名的唯一核心期刊,理当为推动中外文学、文化与学术的对话交流,作出自己的专业性贡献。一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阐释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成就与贡献,并积极推动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与传播;另一方面,积极汲取世界文学和人类文化的所有精华,为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创造提供丰富的资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专业性、理论性的力量。坚守初心,积极开拓,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而努力工作。此外,编辑部还结合下一步落实工作进行了讨论。
《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根据我们粗浅的理解,觉得言简意赅,意义重大,既点明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目标和伟大任务,又给哲社科工作者以及期刊出版和发展研究指明了工作方向。
这篇回信篇幅虽小,但是简明扼要一语道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文史哲的问题。那就是为了树立中国文化文明的自信和坚定做中国人的底气的问题。世界上文明范式不同,文化形态不一,政治体制也不一样。作为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我们是仰人鼻息、牺牲自我、亦步亦趋,还是坚持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努力开拓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开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问题。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对我们具有三个重要的启发,第一,指明了国家哲社研究的终极目标、方向和内核。第二,可以更加具体地帮助我们理解、调整和确定新文科外语建设的基本内涵。第三,可以更加高效地启发指导各地文科期刊的对办刊者来讲,这是一个期刊建设新契机,可以改变传统散打零斗的学科研究格局和学术期刊部署体系,根据国家宏观哲社研究目标和任务要求,以及中长期课题结构和规划的需要,重新调整哲社期刊领域和布局,弥补并增加相应短缺学科期刊,重点规划构建以“文历哲”研究为为主要目标和任务的”新学科期刊方阵”,各学科、各学刊之间互为补充,各赋其能,共同聚焦国家战略研究任务,主动出击,加大投入。相信会在中国文化自信的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实现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做出社会科学工作者及期刊编辑工作者应有的贡献!建设方向和发展模式。
对办刊者来讲,这是一个期刊建设新契机,可以改变传统散打零斗的学科研究格局和学术期刊部署体系,根据国家宏观哲社研究目标和任务要求,以及中长期课题结构和规划的需要,重新调整哲社期刊领域和布局,弥补并增加相应短缺学科期刊,重点规划构建以“文史哲”研究为为主要目标和任务的”新学科期刊方阵”,各学科、各学刊之间互为补充,各赋其能,共同聚焦国家战略研究任务,主动出击,加大投入。相信会在中国文化自信的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实现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做出社会科学工作者及期刊编辑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国际观察》编辑部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精神的集中学习,本编辑部进一步深刻认识了期刊及编辑人员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以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为期刊宗旨和目标的刊物,《国际观察》积极做好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关系发展和外交实践的衔接,继续做大做强原来已经开设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学派’理论争鸣”“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等精品栏目,做好理论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坚定中国道路,为在新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为中国外交实践的理论探索贡献力量。
《阿拉伯世界研究》编辑部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此,我校组织期刊杂志社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专题学习研讨。现将《阿拉伯世界研究》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丁俊主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这是对我们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的重要指示。《阿拉伯世界研究》办刊40年来,一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中外学术交流,重视培养优秀的青年学者。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守正创新、繁荣学术研究作为刊物的生命线。在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同时,坚守学术道德之心,扎扎实实办好、办精我们的刊物,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
章远老师认为,从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我看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科学术刊物在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方面的发挥作用的期望。我作为《阿拉伯世界研究》的编辑人员,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深刻领会到,建设优秀的文科刊物要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要坚守初心也要引领创新,要发展本刊高品质的办刊特色,为学人提供展示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中国精神的高水平学术展示平台。
李意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为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指明了方向,即立足中国、服务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应有贡献。《阿拉伯世界研究》作为政治学专业学术期刊,我们同样肩负着“弘扬中国精神”“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的重任。我们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立足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深厚土壤,为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学术共同体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包澄章老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是对人文社科研究期刊的鞭策和激励。《阿拉伯世界研究》紧紧围绕着这个宗旨开展工作,牢牢把握办刊方向,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团结和引领了一大批真正认同中国话语、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作者和读者群体。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激励下,《阿拉伯世界研究》会继续提高发文质量,努力打造中国话语的重要平台和重镇。
赵军老师认为,回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一贯的高度重视,对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的高度重视。作为《阿拉伯世界研究》的编辑,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发展有机接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人民,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和继承传统经典,引领社会风尚,不断推动价值观、世界观更加高水平发展。
《外语测试与教学》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5月9日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测试与教学》编辑部的全体编辑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通过学习,本刊编辑认为回信的内容是继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之后,面向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发出的又一次重要指示,也是对包括《外语测试与教学》期刊编辑部在内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极大鼓舞。
回信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了“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总体要求,作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外语测试研究的重要平台,《外语测试与教学》自2011年创刊以来既是国内外语测试研究领域成果的发布平台,也是国际外语测试学界认识和了解我国外语测试研究领域最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回信还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创刊以来,《外语测试与教学》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科学的办刊方向和宗旨,以内容建设作为办刊之本。期刊关注和报道国内外语测试学科发展和研究成果,对国内外语测试和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实际问题展开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广泛探讨,帮助我国外语教师深化对外语教学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回信重要内容的学习,《外语测试与教学》编辑团队深刻领悟到,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在繁荣学术研究、引领学术潮流、培育人才队伍、促进学风建设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校的学术期刊不仅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产生符合时代的优秀学术成果,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发掘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工作人员的回信令人振奋和鼓舞,他对学术期刊所提出的要求,为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测试与教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广大编辑和和学者繁荣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总遵循和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