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党支部观看“新中国史”思政大课

发布者: 来源: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1-05-13 浏览次数:1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和“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力量,5月9日下午,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党支部组织研究生集体在线观看全国大学生“同上‘四史’思政大课”的第二讲“新中国史思政大课”。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雪超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张志丹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存良副教授分别以“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新中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历程和伟大成就”为题,从不同视角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的历史脉络、伟大成就和经验启示,进一步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集体观看“同上新中国史思政大课”,上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们深刻领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自己是最忠诚、最热烈、最彻底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利益最坚定的捍卫者。研究生们表示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并将所学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2018级研究生王韵怡

新中国的成立塑造了民族独立新形象,开辟了国家统一新局面,揭开了人民解放新面貌,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浊流水,使各阶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这让我们深刻了解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是植根于人民,依靠人民,捍卫中华人民利益的政党。现在,一个新的伟大征程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一段更为艰巨复杂的光辉事业正等待我们去开创。愿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在此两个百年历史交迭之际能够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2019级研究生张凡

 学习新中国史,目的就是以史为鉴、以史育人,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这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70多年前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努力奋斗,树立了民族独立新形象——由丧权辱国到屹立东方;迈入新时代的我们也要不惧艰险,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就像习近平同志说的那样:“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跨的!”

2020级研究生刘沛溶

 历史是精神的故乡,通过此次“新中国史”思政大课,我了解到了新中国带给人民前所未有的新面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制度建设的伟大成就,到如今更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做“领跑者”,展现大国的智慧与担当。我们用7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中国奇迹不免引来一些西方质疑,但在质疑下我们更加需要信仰,要始终坚信不仅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而且只有共产党才能把中国建设、发展得更好。此次学习增强了我们的政治认同和使命感,我们会更加努力前行,做个对国家有用的新青年。

2020级研究生张瑞

 新中国的成立向世界展示了民族独立新形象、国家统一新局面、人民解放新面貌。在崭新的形象之下,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国际形象得到提升。我国的制度优势则是支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完善的国家制度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稳步发展。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和奋斗史,给予我们的历史启示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