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国教学院党员发展对象行走上海、寻找红色印记

发布者: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1-05-10 浏览次数:74


全体学员参观走访松江城市规划展示馆合影

为进一步走进“四史学习”,深入了解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也为提高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根据学校第59期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计划,国际教育学院近期组织学院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全体学员实地走访上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江城市规划展示馆,寻找红色印记。

松江城市规划展示馆按五大板块布展,依次为城市记忆走廊、城市足迹走廊、总体规划展区、和谐规划走廊及180度弧幕3D影院。馆内展出了千年松江府城壁挂模型、松江名人录多联液晶墙、十里长街多媒体长卷、松江老城、松江新城、松江工业区及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区域的模型,涵盖了松江的历史、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农业、旅游以及现代工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此次走访不仅让学员们对松江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松江的未来有了更具体的展望。

忆往昔

上海市松江区作为“上海之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名人录与古迹展示区。

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历史。这些人中有西晋时期“华亭派”书法家陆机,他笔下的《平复帖》历时1700多年,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有元代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为棉纺织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把棉纺织手艺从海南崖州带回到松江进行创新改革,让古代的松江有了“衣被天下”的美称;有明代后期的大书画家董其昌,他对松江书派、画派影响深远。

平复帖简介

名人录

通过名人录,学员们看到了松江历辈先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松江、报效祖国的一片丹心,“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胆魄和情怀。

记先烈

文人志士们用笔锋谱写了新中国开篇的乐章。在红色之城松江,无数英雄烈士为了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

五卅青年:侯绍裘

侯绍裘组织“救国十人团”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参加反袁斗争和“五四”爱国运动。他192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松江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员。他先后在松江景贤女中、上海大学附中、苏州乐益女中等学校担任领导工作,以学校为阵地开展革命活动。他于“五卅”运动中担任上海学联总指挥,参与指挥上海各大学校学生游行示威;他主持建立中共苏州独立支部,还曾出席国民党“二大”并当选为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1927年他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组织工作,起义胜利后出任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委员并主持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他还先后担任过东南行政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中共党团书记等职。

1927年4月10日,侯绍裘在南京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狱中,在敌人严刑拷打和许以“江苏省政府主席”职位的利诱面前,毫不动摇,后惨遭敌人迫害致死,被秘密抛尸于南京通济门外九龙桥下的秦淮河中。时年仅31岁。

叶榭烈士:顾杏生

日伪与地方势力勾结时挺身而出,领导斗争的顾杏生,在1941年,以20岁的年纪开始参加革命活动。他跟随蒋梯云等共产党员投入家乡地区抗捐、抗税、抗暴的斗争行列。他积极参加了惩处恶霸蒋锦清的行动,并和战友捣毁了日伪军用来敲诈勒索的房屋和碉堡。

1945年,顾杏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日伪统治后期,在敌伪和国民党游杂部队双重压榨下,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民不聊生,中共叶榭支部引导开展了反饥饿斗争。顾杏生带领几个积极青年打死了伪镇长和乡丁,鼓舞了群众斗志。叶榭地区的伪乡镇长及土豪劣绅立即勾结土匪诸伯林,连夜赶到叶榭镇压。顾杏生不幸被捕,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后被杀害,年仅25岁。解放后,他被追认为烈士。

热血写青春:吴光田

吴光田,出生于松江阔街一个书香门第家庭,父亲吴伯庚曾任嘉定县县长,母亲是法学家的女儿。他早年就读于东吴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江苏省立第三中学(今松江二中),后转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1926年附中毕业进入东南大学文科政治经济系学习。在南京就学时受到“五四”反帝反封建思想的熏陶,参加了共青团外围组织--“合作社”的活动,他利用暑假回到松江和同学一起劝募助学金,然而在大商富户之家却一无所获,从而增加了他对旧社会现实的痛恨。

1926年,吴光田进入东南大学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和迎接北伐的斗争。1927年3月,在反动军阀死守南京的情况下,他执意返校,秘密组织进步同学宣传革命,15日清晨,他因在校等候武汉方面地下组织联系工作,被反动军阀逮捕。在得知即将被军阀判处死刑后,他两次致函同乡转达父母:“不要悲伤,儿并非不孝而离开父母……只是为革命牺牲,余死亦情愿”。吴光田烈士在人生的道路上,只匆匆地走过二十个春秋,然而,他英勇无畏,为革命捐躯的浩然正气,如贯长虹,永照后辈心间。

听党话、跟党走

通过走访松江城市规划馆,学员们看到了松江从古至今的沧桑巨变和文化沉积,体悟了松江的仁人志士们带给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感受了松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松江所经历的巨变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科学规划,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学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在这片土地上学习和生活的新时代大学生,要坚持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争取早日成为党的一份子,力求为松江的发展、上海的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