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坚定信仰信念,传承红色基因,5月7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习党支部组织研究生集体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悬崖之上》,领悟和学习革命先辈们心向黎明、舍生忘死的精神。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研究生们再次深刻领会到立于“悬崖之上”的革命战士们无悔牺牲、舍身为国、坚贞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18级研究生王韵怡
看完影片之后仍然啜泣不已,感觉仿佛不是坐在电影院,而是回到了那个先烈们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的岁月,亲眼见证那群隐姓埋名的革命志士如何用血肉谱写出信仰的故事。
2018级研究生吴小艳
影片讲述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一场名为“乌拉特”的行动中,四位爱国志士因为叛徒的出卖深陷敌人重重罗网,最后周旋脱身的故事。通过观看这个电影我感触良多,我们的祖国能有今天这个美好和平的社会,绝对离不开当年无数英雄先辈的无私付出,我们没有超级英雄,却有着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他们大多都选择生活在“黑暗里”,是为了我们能够生活在“黎明”中,没有他们的付出与牺牲,哪有我们的现世安稳,他们是我们最不能忘记的人呀!
2019级研究生邬建佳
电影讲述了抗战时期,四位曾在苏联接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组成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的历史故事。那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有一些人坚信,悬崖之上总有光。这些曾经牺牲的人们值得被铭记,革命前辈们在残酷环境中展现出来人的精神与信仰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新时代的今天要更加锐意进取,赤诚奉献,勇当先锋。
2019级研究生张珈宁
电影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大场面的铺张,战士们执行的是对他们来讲再普通不过的任务,献出了早打算奉献出的生命,求生欲被信仰之志打败。“我实现了我的理想,理想通过我得到实现”。他们虽没见到黎明,但他们本身就是光,行走于悬崖之上,在最危险的地方开出希望的花,伟大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2020级研究生黄靖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是无数个先烈们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新中国。电影中,为了完成一次乌特拉行动,数不清的人为此献出了鲜活宝贵的生命。革命中的地下工作者坚韧不屈的品格,舍身忘我的革命精神让人潸然泪下。我仍记得电影片尾的一段对话“我们没能看到黎明,但我们点亮了光,总有一天,你们会生活在阳光下,抬头挺胸。”是的,如今我们生活中阳光之下,我们要缅怀先烈,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人生。
2020级研究生窦楠楠
“乌特拉”行动是革命战争年代党员的一个切面,英雄永垂不朽!他们为了理想信仰、民族胜利,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一个人的牺牲背后是一家人的悲痛,可英雄们还是为了国家,选择了义无反顾地向前。牺牲之前交代的话里,执行任务排第一,两个要饭的儿女只算一个小事。片尾小兰和周乙的对话戳人泪点:“你知道乌特拉在俄语里的意思吗?”“是黎明。”“我们能看见天亮吗?”“黎明真的会来吗?”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亮,又有谁能活着到天亮。但就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伟大、无私的人勇往直前,我们才有了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黎明后的阳光洒在当下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
2020级研究生杨卉卉
夜幕下的哈尔滨,黑与白、光与影、枪声与火影、信仰与牺牲,乌特拉小队名字源于俄语“黎明”之意,这些无名英雄自己没能看到天亮,而当下的我们正活在天亮之后,活在先辈创造的黎明当中。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每一个为黎明到来而牺牲的人,都值得被我们铭记。落雪无声,覆盖行动的脚印。如秘密归于秘密,让信仰点亮黎明,夜幕下的哈尔滨终将迎来光明,悬崖之上,信仰之志,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