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高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精品党课开讲

发布者: 来源:上外高翻 发布时间:2021-05-01 浏览次数:292


2021416日下午,高级翻译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李红玉在虹口校区一号楼会议中心凯旋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精品党课,校党建督导员王祥兴、费国强、姚富民,校党委组织部纪翔,以及校各级党组织师生党员代表参与观摩学习。此次党课的主题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谈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史”,由高级翻译学院教工支部委员孙海琴主持。

课程伊始,李红玉老师结合当下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共中央从“四史”学习教育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呼吁大家深入学习“四史”,牢记初心使命,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学习党史更是正当其时,重中之重。随后,她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我们作为“翻译人”、“外语人”,应该结合自身专业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史,从中深入学习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接着,李老师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强调了翻译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党革命武器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旧民主主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时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李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向在座师生展现了一位位革命先辈为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奋斗终身的生动事迹。例如“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他不仅将全部薪水都用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中,而且在被捕入狱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后,始终坚守信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誓言,他的事迹令我们动容,他的精神也令我们钦佩。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李大钊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将永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史册”。李大钊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卓越贡献,还鼓舞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许多有志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李老师随后讲解了另一位将马克思主义译介并传播到中国的革命先辈——陈望道先生。陈老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太过专注,错将墨水当做母亲送来的红糖水沾粽子吃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感慨,真理的味道是甜的!李老师讲到,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让陈望道等革命志士进一步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他们译介的作品也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影响了此后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


李老师还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译介史中的“上外力量”,由老校长姜椿芳带领的“上外队”在中央编译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马恩列斯著作编译部的中流砥柱。上外人不负厚望,在具体译校过程中,他们精心阅读马列原著,查找各类背景资料,摘抄注释卡片等等,从读懂弄通入手,逐字逐句翻译查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时译完一本书要耗时一年之久。译完初稿后,还要交互校译,决不放过一点瑕疵;遇到重大问题,则会提交大会讨论审定。当时参与其中的上外校友顾锦屏常以“代圣人立言,笔重千钧”一言告诫青年译者严谨地对待翻译。上外人为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贡献了一己之力,也在翻译中成长进步,不少校友荣获了“资深翻译家”“全国先进生产者”等称号。

最后,结合习近平致中国外文局成立70周年的贺信,李老师呼吁我们“翻译人”、“外语人”要立足专业,坚守初心,不断践行习总书记的寄语,同时要学习改革开放的精神,努力将世界上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翻译到中国来,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长处,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发扬光大,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李老师也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革命先辈们已经为党和国家书写了灿烂的历史,未来的发展篇章则等着我们这一代人去书写,笔就握在我们手中!


随后,校党建督导员费国强、王祥兴、姚富民,校党委组织部纪翔对党课进行点评。几位老师都高度肯定了李红玉老师的这堂党课,认为李老师清晰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史,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了年轻教师的精彩风貌和教学艺术,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结合专业、紧扣时代主题、有识有料的精品党课。费国强表示,高级翻译学院的师生任重而道远,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王祥兴强调,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本次党课让我们意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和翻译、语言类人才责无旁贷的使命。姚富民认为这堂课紧扣专业,学术性强,能够激发师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外语学习的兴趣,称得上“教学的艺术”。参加党课观摩的英语学院党员教师肖维青也表示,这堂课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过程,更为翻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上的指导。


党课最后,李老师围绕学生党员代表孔雪静提出的问题,谈论了翻译专业的青年学生应如何促进和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李老师表示,青年学生们首先要立大志,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其次,同学们要练就过硬本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树立对翻译的正确认识。只有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才能做好“中间者”,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


这一堂生动的精品党课让在座师生党员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译介的历史,认识到翻译家先辈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译介作出的重要贡献,更让我们意识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应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深入深化“四史”学习,坚定信念把握当下,书写属于我们的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