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根据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国际教育学院党委组织举行系列专题党课第二讲,主会场设在松江校区一教楼154教室,虹口校区设直播分会场。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党建督导员、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习。

党课由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新民主讲,主题为:《习近平在福州》,主要围绕习近平同志早期在福州工作情况的采访实录经典故事展开。党课由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何洪武主持。

《习近平在福州》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该书以讲述者口述记录的方式,真实还原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着眼长远、胸怀全局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

首先,郑新民教授从《习近平在福州》一书入手,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现代发展等方面,郑教授结合音视频介绍了古城福州,着重强调了“三坊七巷”。郑教授指出,“三坊七巷一条街,半部中国近代史”,作为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孕育出如林则徐和林觉民等多名近代进步人士。

然后,郑教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视频,详细讲述了习近平同志早期于福州市在生态建设、文物保护、教育振兴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同志自1990年起从闽东的宁德地委书记调任省会城市福州担任市委书记,六年间,他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和整体设计福州发展,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广泛开展内引外联,推动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郑教授还分享了民盟福州市委朱柽和习近平同志的一段经历。历史记录着福州的沧桑巨变,也记录着习近平同志开拓担当、执政为民的领导风范。

党课最后,郑教授寄语全体师生:今天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这一历史,还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继续努力学习和工作!
本次党课使全体师生深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的工作历程,有助于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继续坚守初心与使命,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
根据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计划,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党史,学出水平,学出特色,坚定信仰,完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