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事 | 姜椿芳与上海俄文学校的诞生

发布者: 来源:机关党委、校史馆 发布时间:2021-04-12 浏览次数:197

编者按: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上外推出“百名党员讲述百个上外故事”,讲述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代代上外人传承学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忠诚奉献的报国精神、勤勉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立德树人、接续奋斗的生动故事,号召师生党员明理以悟道,增信以强智,崇德以修身,立行以报国。 

姜椿芳(1912-1987),别名椒山,男,中共党员,江苏常州人。常用笔名有林陵、什之、叔懋等。著名翻译家,新中国文化教育、编辑出版事业、外语教育事业奠基者之一。

1949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指示,姜椿芳开始创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任校长、党委书记。1952年受命北上,1953年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副局长,全身心投入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事业,并先后担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其主要译作有:《列宁在十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俄罗斯问题》《小市民》《演员自我修养》等。

1978年5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姜椿芳开始负责筹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会副主任、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顾问,被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中国的狄德罗。

上外创校校长、首任党委书记姜椿芳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新中国诞生伊始,百废待兴,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为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国家急需培养一批俄语人才。

1949年11月,在陈毅市长的倡议下,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决定,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定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并委任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时任时代出版社社长的姜椿芳负责筹建事宜。

约在开国大典之后不久的十一月间,上海市委通知我去谈一个问题。我应命前去,市委第二书记刘晓同志接见我。他说:“党决定办一个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一要赶快筹备成立,二要用速成的办法进行培训。”

——节选自姜椿芳:《节日的祝贺》

 《关于上海俄文学校创办经过》,由姜椿芳口述,秘书记录

市委领导强调学校要办“速成”教育,即“速建、速育、速用”,而这所承此重任的学校此时却“一无校舍、二无教师、三无教材”,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接受任务后的姜椿芳勇挑重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创办中,从招生计划拟定、学校选址,到教师选聘、教材编订等诸多事务,他都亲自筹划并妥善落实。

1949年12月3日和4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以姜椿芳个人名义发布的"上海俄文学校"招生广告。这主要是考虑到姜椿芳在上海文艺界和翻译界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前来报考。由于校址暂未落实,姜椿芳就把报名处设在位于淮海中路逸村二号的时代出版社编辑部,借山海关路育才中学作为考场。12月29日,《解放日报》刊出“上海俄文学校揭晓公告”。学校原定招收200人,因报名人数大大超出预期,最终录取学生超出原定招生数一倍。

上海俄文学校招生简章

上海俄文学校揭晓通告

经多方协调,学校最初的校舍被安排在位于宝山路的暨南大学二部,1950年2月又搬迁至即暨南大学一部。这两地原是上海沦陷时期建造的日本中学校舍,年久失修,多处损坏。学校办学条件虽然很差,但在姜校长的亲自带领下,全校师生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自己动手建造了一个简易的饭厅,还填平了学校门前的一条臭水沟,修了两条从宿舍通往食堂和教室的煤渣路,分别命名为“劳动路”和“实践路”。随后,经姜校长多次请示,陈毅市长又将西面一个部队的院子划给了学校(以上总面积即为现虹口校区规模)。

办学必须要解决教师的问题。姜校长通过自己广博的人脉关系,聘请国内俄语界前辈夏仲毅教授担任俄语教研室主任,负责俄语教学工作,聘请吴克元、朱韵清、朱素清等几位俄语专家担任俄语教师。同时,他还在苏联领事馆和苏侨协会的帮助下,亲自选聘合格的苏联教员,在选拔中不仅重视教员的文化素养和语言教学能力,还特别注重他们的政治倾向。由此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强且富有经验的教师队伍,保证了俄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姜椿芳与革大代表会见上海苏侨协会领导

在教材问题上,姜校长原本想自编教材,但因为学校从筹备到开学仅仅只有两个月时间,来不及编写,后决定采用署名为贺青的《俄文读本》,又称“贺青读本”。

上海俄文学校教材《俄文读本》

据上外一、二期的学员回忆,“贺青读本”的教材遵循了几条原则:1.必须和够用,即在有限的培养目标内给学习者提供最基本、最必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2.学以致用,除讲授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外,课文都配有大量结合现实情景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学了就马上能用;3.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特点,书中注意解释中、俄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特点。许多同学就靠这个读本掌握了俄语基础,直到后来他们才知道,贺青其实就是姜校长曾经用过的笔名。

姜校长还委托时代出版社帮忙挑选适合俄语初学者的课外读物,亲自领导筹建图书室,他非常耐心地给负责老师讲图书的分类方法和出借图书应做的准备工作等。图书室虽然藏书有限,但这些课外读物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了坚实基础。

  钜学鸿生,言传身教

“贺青著《俄文读本》和姜校长驾驭俄语的非凡能力,是我后来在俄汉、汉俄翻译业务上不断有所长进的最早、最直接的领路人和最有说服力的榜样。”

——节选自上外一期学员鲍世修《阳光雨露惠我终生——忆姜椿芳校长对我的苦心哺育》

姜校长从小就入读私塾,国学功底扎实;俄文造诣深厚,是上海的首席俄文翻译,凡是有苏联友人参加的重要活动,基本都由他担任口译。他衣着端庄合体,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都显现出睿智才华。在学校首届开学典礼上,姜校长驾驭语言的精彩表现,成为学生们俄语专业学习和运用的最好典范,一期学员回忆姜校长言传身教给他带来的影响:“他走到发言人(学校俄语顾问、苏籍教师代表柯索夫斯基)身边,边听边译,话语准确流畅,生动得体,语调抑扬顿挫……我则是由衷地感到敬佩,并且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姜校长在研习和把握俄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所达到的造诣,永远作为我今后人生道路上学习和攀登事业巅峰的奋斗目标。”

在创建初期的两年多时间里,姜校长不仅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还坚持亲自为中、高级班学生上翻译课,作翻译示范,讲解翻译原则与技巧。此外,他还坚持给学生做报告,他的报告博古通今,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谆谆善诱,寓意深刻。如按他的讲话逐字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条理分明的文章。据一期学员庄寿倉回忆:“姜校长作报告时总是站着讲。讲话的主题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性的,也有教学和时事。似乎没有讲稿,一口清晰略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娓娓而谈,不徐不疾,没有抑扬顿挫,却又轻重快慢,没有生硬说教,却又谆谆善诱,没有华丽辞藻,却又生动活泼。一两个小时过去,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听够。”听完他的报告,同学们无不热血沸腾,由此更加坚定要为建设新中国而学好俄语的决心,立志要为革命事业而奉献终生。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你们是幸福的,你们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外语翻译人才,将成为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你们积极进行思想改造,建立革命人生观,努力学好俄语,报效祖国。”

“我们的学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一所革命学校。为什么叫‘革命学校’,因为这所学校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满足国家的当前建设需要,让我们国家的人民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大家来到这所学校学习,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姜椿芳在首期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姜椿芳在开学典礼上致词

从开学典礼上姜校长的讲话可以看出,上海俄文学校自创建伊始就是为国而立,为国而为,其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革命人生观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外语工作者”。姜校长的这次讲话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动员,又是一次关于如何学习外语既宏观又具体的指导,激发了大家学习俄语的兴趣,提振了大家学好俄语的信心。他说:“俄语是一种词汇丰富、结构严谨、表现力强的语言,尽管语法变化多端,不太好学。但学好了它,你就掌握了一门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当然也打开了你了解苏联和结识众多苏俄文学巨匠的广阔视野。因此,只要有决心,又有恒心,经过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老师的指点,个人的刻苦努力,到最后总是可以熟练掌握的。”

姜校长始终关心学生在思想上的成长,告诫学生们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他在为学校于1951年6月创办的校刊《实践》创刊号的创刊词中写道,“学习外国语文,不是单纯的技术学习;应用外国语文,也不是单纯的把外国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来掌握。先搞通思想,也就是先确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观点、正确立场,然后再学习语文,这是我们的教学方法。”

校刊《实践》创刊号封面

校刊《实践》创刊号创刊词

 为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他们的理论视野,姜校长还多次邀请校外的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为学生开展讲座,这些人不仅包括陈毅、汪道涵、夏衍等革命家,还包括资深俄语翻译家、著名的哲学家兼教育家冯定和著名经济学家沈志远等。这些报告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综合素质,也提升了他们的政治素养。除了在教学中采用这种开放式的模式,姜校长还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学校还因此挑选了部分成绩优异者编成两个速成班,实行分级教学,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全体师生的积极努力,上海俄文学校在短时间之内就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革命人生观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外语工作者。“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因华东军区新建防空司令部急需俄语军事翻译,刚学习俄语不到一年俄语的20余名学员就提前结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上海俄文学校为军事、外交、驻外使领馆、文化出版部门等国家急需的工作岗位培养了大批俄语人才,同时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其中就包括了两支令后人敬仰的红色队伍:一支是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伟大号召,前往朝鲜战场的“语文工作队”;另一支是接受党中央战略使命,前往北京的马列著作“翻译国家队”,这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建设的红色基因和发展方向。

赴朝语文工作队出发前合影(1951.2)

上外校友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门前合影

校庆35周年,姜校长受邀回到学校并做精彩讲话

姜校长于1952年调任北京,开启了其作为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的另一段辉煌人生,虽然他在上外任职的时间不足三年,但老校长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以及儒雅谦和的人格魅力,是他留给上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上外人攻坚克难,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创造更好的明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