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迎百年 | 德语系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观看红色歌剧《江姐》

发布者: 来源:德语系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次数:151


44日晚,德语系组织本硕博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上海大剧院观看新版民族歌剧《江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德语系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歌剧《江姐》以红岩精神为主题,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蕴涵了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歌剧的最后,江姐和战友们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英勇就义,同学们被她们的坚定信仰和毅力所触动。

在清明时节观看《江姐》意义非凡,同学们在 《红梅赞》的歌声中缅怀先烈,向先辈们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的品格、愿五洲人民齐欢笑的初心、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崇高精神致敬!

演出结束后,大家深受歌剧中革命先烈崇高风范、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的感染,写下了自己的感言:

2020级本科生 孙一凡:

看完歌剧《江姐》后,我深深地敬佩江姐这样一个有勇有谋又忠心耿耿、一心为党的革命烈士。江姐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勇于为革命事业而奋斗,成功地在码头与特务周旋,守住了装满秘密的箱子;又在得知丈夫身死的噩耗后振作起来,带领大家进行革命斗争;最后在不幸被捕后严守党的秘密,在革命胜利时英勇就义。江姐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她为党奋斗,为党献身的精神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我们要以此激励自己,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献出自己的光与热。我们要缅怀先烈,致敬英雄,身披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铠甲,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行。

2020级本科生 马芸:

看完《江姐》,其有勇有谋,坚韧不屈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江姐,作为老一辈中国人所熟知的革命英烈形象,至今依旧具有强大的精神号召力。在观看歌剧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在场的观众有许多老人。歌剧的情节跌宕起伏,无论是码头智斗间谍,抑或是面对丈夫牺牲这一噩耗时的坚强,还是华蓥山上率领游击部队展开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江姐始终保留着舍小我为大家,全心全意为革命的献身精神。即便是被俘后遭受百般非人的折磨,她也从未背叛党与革命。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无法切身去体会革命烈士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但我们一刻也不能忘怀他们为现在我们所享受的和平与安稳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缅怀英烈,牢记历史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根源。

2019级本科生 张家乐:

江姐》通过巧妙的文学构思,以深情的音乐、逼真的舞美,创造了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气势恢弘的舞台效果。江姐,是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精神化身。江姐对党无限忠诚,对敌人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同志血肉情深,她是党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江姐身上所展现的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追求、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信念,具有永不过时的时代价值。

2019级本科生 张嘉漪:

《江姐》这部气势恢宏的经典红色歌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丽的舞美,精致的情节设计和大气的配乐使得《江姐》引人入胜。剧作描述了江姐遵循党的重要指示,带领游击队展开革命斗争的故事,讴歌了江姐坚持不懈,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江姐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舞台上江姐的鲜活形象让我深有感触,觉得要珍惜前辈们用鲜血和意志为我们争取来的幸福生活,并使我更加坚定地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2020级博士生 段亚男:

清明时节,有幸同德语系师生一起观看了歌剧《江姐》演出。话剧展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在面对敌人残暴行径时英勇顽强的斗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作为当代青年,面对先辈们奋力拼搏出来的中国,越是品啜当下幸福生活,越应铭记革命先辈!

2020级博士生 张思源:

观看歌剧《江姐》后,我感触颇多。江姐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打动了我。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像江姐这样的英雄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现在的我们也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并继续努力,将红岩精神发扬光大,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