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忆百年峥嵘风雨路 悟思想汲奋进力量开新篇
——“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风雨征程,谱写盛世图景,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为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祝福和展望,进一步深化“四史”学习教育,做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念跟党走,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和高尚品德,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党委结合专业实际,开展主题为“学党史忆百年峥嵘风雨路,悟思想汲奋进力量开新篇”的“党史”学习教育。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你还记得入党时的难忘故事和动人情节吗?你还记得那段心潮澎湃的成长历程吗?
在“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积极响应学工党委/学生处的号召,配合开展“我的入党故事”征文活动。截止至3月28日,学院党建中心收到了来自三个学生党支部的共53篇故事。经过层层筛选,评选出了六篇优秀故事,以下是第一期的三篇入党故事。
★ 我的入党故事 ★
韩昺旭 2017级 日语专业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 党员
提交入党申请书是在大一刚开学后不久,现在回首,似乎觉得过了很久,却又觉得好像就在昨天。
上外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方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段最青春、最朝气蓬勃的时光里申请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人。党组织见证了我一路的成长,更激励我不断踏出自身的舒适圈,挑战自我,成为更好的、更能助力社会发展的个体。
我的专业是日语,大学之前和日语的接触是比较少的,大一以来开始了系统的学习,也开始一步步接触到日本文学、日本文化、东亚研究乃至更宽阔的认知和学习领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收获着党组织的培养和关怀,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步步努力成为预备党员,并最终成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一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有过坎坷,会自我质疑,但也因为坚定的信仰而愿意去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并突破自我。这一路上,受到了周围许许多多优秀共产党员前辈的指引和教导,也受到了志同道合的友人们的鼓励和支持,因此心里充满感恩和继续奋斗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念。
我自身会感到肩上有很重的责任和使命,为人民服务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标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份责任与义务的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然而仍旧面临着国际环境带来的种种压力与挑战。如何去迎接这一份份挑战,把难题化作不断前进的机遇,是我们这一代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新一代青年需要不断踏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断去挑战自我、充实自我、突破自我。
带着这样的一份使命感,我也即将要踏上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继续读研深造,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为了祖国的发展发光发热。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坚定了自身的信念,愿意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地努力奋斗、拼搏不息。
李芳洁 2017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学生党支部 党员
在人生的长河中,有好多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渐渐淡忘,从记忆中悄悄抹去,而2019年6月13日也就是我入党的那一天,却永远深埋在我的脑海中难以忘怀,成为我人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作为95后,我从有记忆起就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有经历过饥饿等生存的考验。但我却对历史上优秀共产党员们的光荣历史铭记于心,这一切来源于我从小所受的教育。小时候我的爷爷经常给我讲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留下了共产党员是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甘于奉献的一批人的深刻印象;后来进入中学,在语文课本里我读到了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等人的事迹,那时我已模模糊糊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能做到为了革命事业,坚强不屈,永不叛党,不怕牺牲。进入大学后,我在中共一大会址担任场馆解说志愿者。作为解说志愿者,我需要牢记许多内容,这又增加了我对共产党历史以及共产党员故事的了解。在作为解说员的那段时光,我接待了很多老党员爷爷奶奶们,他们那身为共产党员的自豪以及对共产党员前辈们的敬仰令我赞叹。因此,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回忆提交申请书时候的我,心中带着对共产党的敬仰,思想意识还比较浅显。通过层层选拔,我有幸进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我进一步对党的历史、党的建制及党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毕业了,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
如今我仍在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新冠疫情爆发后,我有机会亲眼看到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们辛勤工作的样子。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不是英雄,但他们担起责任,勇敢地承担起英雄的表率作用。如今的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很多奉献社会的机会,我也参与了各种志愿活动,同时积极帮助身边的人。如今的我想要更加努力融入共产党员的队伍,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亦或是作为一个仰慕者。
共产党就如一团火,是无数党员们的同心协力聚起了这团火。身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我更应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主动奉献社会。
王竣磊 2020级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党员
小学的某年暑假,7月1号,社区的几位大妈来到家里,说是要送爷爷一桶方便面和一根火腿肠。恰巧爷爷不在家,奶奶代为收下。当时才是两千零几年,北京奥运会还没有举办,桶装方便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还算是个希奇的东西,我自然好奇地问奶奶,社区的人为什么要给爷爷送东西?奶奶只是简单的告诉我,党的生日到了。现在回想起来,这或许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共产党”这个词,感受到“党”与我生活的接点。高中,我进入了常州中学。学校早年的校友有瞿秋白和张太雷,每到五四青年节,总会有班级自发地去两杰的塑像前献花。在语文课上阅读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在历史课上讲八七会议等等,遥远的历史也总觉得很近。
一进大学,想起在工程师的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的爷爷,想起高中的瞿秋白校友,想起身边辛勤工作的党员老师们,我便也鼓起勇气试着向组织交出了入党申请书。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思想其实尚不成熟,多少也还带有一点盲目和自我感动的“刻奇”心态,并不能看成是我思想上坚定入党信念的开始。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学习生活,让我所认识的世界一下子便得“多元”“多样”起来——它不是非此即彼,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几个标签或者政治脸谱就可以勾勒清楚的。它越多元,越多样,越是激发起我对于每一个个体的生活生存状态以及由这些个体构筑起来的共同体的关注。在各种范式、理论、甚至话术横行的现实里,马克思的墓志铭上写着的那句话——“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深深吸引了我。在这样一个思想背景下,我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发现它坚守着社会主义的理想,发现它保持着实事求是地对现实世界问题的批判精神和先锋精神。有着9000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治”的政党,它是有能力带领中国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的。
至此,我自身才觉得这是我思想上的入党。
从对党心向往之,到递交入党申请书,再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党员,对每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来说,都是神圣而难忘的经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能以党员身份做好榜样,以行动来诠释“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党委旨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教育的“高度”“深度”“广度”“效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激励广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