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事 | 朱威烈与他的上外执教生涯 ——一片丹心铸师魂

发布者: 来源:东方语学院党委 发布时间:2021-04-02 浏览次数:436

编者按: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上外推出“百名党员讲述百个上外故事”,讲述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代代上外人传承学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忠诚奉献的报国精神、勤勉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立德树人、接续奋斗的生动故事,号召师生党员明理以悟道,增信以强智,崇德以修身,立行以报国。  

 

朱威烈

朱威烈,194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誉所长,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科委综合研究学部委员,中国中东学会顾问,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顾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约旦皇家伊斯兰思想研究院院士,埃及阿拉伯语科学院通讯院士。

1987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1年获国务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上海市“烛光杯”奖,1996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998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获埃及高教部表彰奖,2006年获埃及文化部表彰奖,2008年获海湾合作委员会驻华使节委员会授予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奖”。曾先后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合作)、优秀论文二等奖、内部研讨优秀成果奖,外交部优秀成果奖等。

家国情怀写春秋

1960年秋,19岁的朱威烈被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录取,有幸师从我国东方学大师季羡林、阿拉伯语教学宗师马坚等名师。自此,他与阿拉伯语与中东问题研究结下毕生之缘。61年过去了,曾经的北大学子如今已是享誉学林的阿拉伯语专业名宿与中东研究大师。

61年前,在北大新生入学分专业动员大会上,东语系主任季羡林作报告说:“国家对外交往很需要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大一新生朱威烈从此下了决心,“家国情怀”也从此铭刻在他心中。朱威烈回忆道:“那时阿语专业办学点少,人数也不多,属于小语种,但却是国家需要。我们学习阿语专业的目的是为中国外交外事事业服务,家国情怀理应是每个阿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965年从北大毕业赴上海外国语学院任教直到今天,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匆匆。让朱威烈感触尤深的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大高校教师身心俱获解放,受信任,获擢用,这也是他本人得以专心做事做学问的“美好时代”。1978年,朱威烈公派赴埃及开罗大学进修,那是他第一次出国。回国时他没有带回电视机和冰箱等“四大件”,而是用节省下来的一点外汇买了60公斤重的阿文书籍带回。回校后,深受王季愚、胡孟浩等校领导器重的他历任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主任、阿语系副主任、主任、上外社科研究院院长、中东研究所所长等职。“从报效祖国的高度回望一生,作为高校教师,我从事着有意义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工作这三个方面。”朱威烈用寥寥数语对自己的教师生涯作出这样的概括。

朱威烈一生钟情于所从事的阿语教学与中东研究。上世纪80年代,为适应国家了解世界的需要,他和同事们创办了学术期刊《阿拉伯世界》,向国内读者介绍阿拉伯国家知识、国情。他本人翻译了大量阿拉伯文学、史地、艺术、社会科学著作,并带领校内外同行出版了相关文集、选集,为推动阿语学科的发展不遗余力。在朱威烈的主持下,上外先后申报并建成阿语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如今,阿语专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朱威烈率中阿友协代表团访问约旦并举办研讨会

上外阿语教学事业的拓荒牛和创新者  

40多年来,按照“学科要走内涵发展道路”的要求,朱威烈始终坚持和践行阿语教学与研究的“小学科,大内涵”理念,通过科研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他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率先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中东学学科。上世纪90年代,他编撰出版了《世界热点:中东》专著。经过朱威烈和同事们多年的努力,上外阿语教学改革持续开花结果,阿语专业学制从5年制缩短为4年制,并先后设立了阿语/英语、阿语/中东经贸两个专业方向。2000年,朱威烈牵头在上外组建了以阿语专业博士点为支撑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迄今为止,中东所是教育部国际片基地中唯一以外语博士点为基础的重点基地。

朱威烈多次率团出访,先后被多家阿拉伯学术机构聘为外籍院士和荣誉研究员。进入新世纪以来,朱威烈将工作重心转向了智库建设。2010年,外交部在上外设立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年过花甲的朱威烈被聘为主任。2013年出任上海高校中东研究智库主任。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倡议建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交由上外承办,朱威烈任专家委员会主任。

朱威烈(图中左三)参加杨福昌大使任团长的访埃代表团与埃方对话会谈

坚守初心,不待扬鞭自奋蹄

60余载光阴过去,弹指一挥间。朱威烈从未忘记母校北大对他的栽培,更没有忘记恩师季羡林、马坚、刘麟瑞的教诲。他常和学生谈起恩师季羡林的“人生四要”: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将之当作为师、为学、为人的准则。

朱威烈为学为师为人的品格感染着他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回族学者丁俊撰文说:“每次上课,朱先生总会情不自禁讲到马坚先生,讲马先生丰富而卓越的学术成就,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淡泊名利的人品修养以及关爱学生的师长风范……马坚先生已经去世几十年了,朱先生依旧牢记着自己的老师,这种真诚持久的师生之情使我深受感动,这种美好的师生情谊弥足珍贵!”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贯穿了我教师生涯的执教历程和工作轨迹。”朱威烈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他的学生都已成为栋梁之才,其中有知名学者、我国驻阿拉伯国家大使、总领事、参赞等外交官员;也有驻外记者等,他指导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有40余人。弟子们始终将导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和关爱提携铭记在心,视为终生受益的财富。

“不待扬鞭自奋蹄”。这些年来,朱威烈先后撰写并出版了四卷200余万字的著作,如《岁月留痕—朱威烈译作选》《学思刍议》和《中东研究管见》等。2015年,沙特授予他阿卜杜拉国王世界翻译奖,颁奖词写道:“朱威烈的卓越贡献,为中阿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

 

 埃及高教与科研部长阿慕尔·萨拉马博士向朱威烈颁发教学、翻译表彰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