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事 | 王季愚与新中国外语教育

发布者: 来源:机关党委、校史馆 发布时间:2021-04-02 浏览次数:250

  编者按: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上外推出“百名党员讲述百个上外故事”,讲述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代代上外人传承学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忠诚奉献的报国精神、勤勉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立德树人、接续奋斗的生动故事,号召师生党员明理以悟道,增信以强智,崇德以修身,立行以报国。 

王季愚,原名王尚清,中共党员,教育家,外语教育战略改革家。四川安岳人。1929年毕业于四川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在北京开始投身于在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革命工作。1933年来到上海继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前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编译室工作,直到抗战胜利。1946年奔赴东北,先后在东北大学任文学系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后经张闻天同志推荐,参与筹建东北民主联军附设哈尔滨外语专门学校,并相继在哈尔滨外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前三所均为黑龙江大学前身,以下简称“哈外专”)任院(校)长,在黑龙江大学任副校长。1964年,经国务院任命,王季愚开始在上海外国语学院担任院长一职,直至1981年5月因病去世。

 国务院任命王季愚为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的任命书

王季愚是我党自己培育造就的为数不多的女教育家,她示人以道德规范,给人以人格力量,讲党性、讲原则、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一位率先垂范的党政工作引领者;她在外语教育战线上担任校领导职务整整33年,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党的外语教育事业奉献出了毕生精力,是一位深孚众望的中国外语教育家和具有远见卓识的外语教育战略改革家。周恩来同志曾于1949年8月和1950年2月两次接见了王季愚并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谈话,这些谈话激励着王季愚为办好新中国外语教育努力奋斗。

  深孚众望的中国外语教育家 

1946年开始,王季愚在哈外专开启了她的外语教育生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外语人才,其独具特色的外语教育思想推动了新中国外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全国各地的外语教育提供了成套的、内容丰富的办学经验,对我国外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49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给王季愚的亲笔通知

“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

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智、体也好……礼、乐、射、御、书、数也好,都是全面发展,又都是把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放到第一位的。”这是王季愚对青年教师表达的教育理念,也是其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育人观。她建议学生会成立文体部,丰富文娱活动;她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健康成长……为此,她经常检查伙食是否保证必要的营养和热量,确保学生吃饱吃好;她多次对上外的体育老师说:“游泳池一定要办好啊,你们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游泳给学生教好。”

以学生为本,春风化雨育人才。“要理解青年学生,耐心地启发他们,引导他们前进。同时让青年学生理解我们,从而信任我们,信任党。”王季愚指出,在学生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建立过程中,教育者不该采取暴风骤雨的教育方式,而应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从正面教育入手,用革命的先进事例感化学生,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改造。“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是一种很成功的教育,就像浇花先浇根一样,能从灵魂深处入手塑造青年学生的心灵。

政治业务并重,倡导教学活动渗透思想教育。“政治跟业务就是灵魂和躯体的关系。这两个在一起的话,一定要相辅相成,假如你只有躯体的话那不是僵尸吗!假如你只有灵魂的话你不是幽魂吗!我们既要有灵魂,也要有躯体,那么这个力量就是根深蒂固的。”这是王季愚对政治和业务关系的最恰当而生动的比喻。她倡导在专业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这样既学了政治,又学了外语,实现政治觉悟与业务水平的共同提升。王季愚70年以前的教育理念,与当前所倡导的“课程思政”可谓一脉相承,让人惊叹于其教育思想的开创性和前瞻性。

“育人为本,尊重人才”的教书育人观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很大,学生往往随着教师走,教师歪了,学生肯定正不了。”王季愚深知教书育人的关键是教师,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办好一所学校是困难的。她向教师提出“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既教书又育人,以身作则;要求教师们“多看书,备课要认真,教学态度要端庄,教学要生动,课堂气氛要活跃,但课堂纪律不能放任自流;要求刚留校任教的毕业生“要以身作则,刻苦学习,特别注意思想改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们任重道远,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这些观点传承了我国历代教育家崇尚师表、师德、师道的教育思想。

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早在哈外专建校初期,王季愚就预见到依赖苏侨教师并非长远之计,于是及时做出“积极准备,逐步代替”的教师培养方案;在师资来源上,她提出要“加强交流,不仅要提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而且要提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这样,可以避免‘近亲繁殖’‘死水一潭’的局面。在师资结构上,她认为教师队伍中更应抓骨干教师,并在上外中年教师中造就一大批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组建并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

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王季愚善于发现人才,并对他们加以尽心培养。对于德才兼备的尖子人才,她会力排众议,大胆提拔使用。针对改革开放后上外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她建议在报上刊登启事,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并聘请了十二个国家共四十五名专家和夫人到各系执教,占了当时上海外籍专家总数的一半。值得一提的是,在“反右”斗争中,她不顾上级提出“不要犯组织性的错误”的警告,竭力保护干部、教师和青年学生,提出要严格区分政治立场和思想认识的问题,并使这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的误伤减少到最低。

“调研为基,尊重规律”的教育教学观

“我们工作在外语教学战线上的干部要学习、研究外语教学规律,要深入教学实际,按教学规律办事,切不要瞎指挥。”

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家,王季愚对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并能进行抵制。1960年,黑龙江大学领导在“反右倾”的形势下匆忙做出把学校拉到农村办“炕头大学”的决定。王季愚表示坚决反对,她亲自走遍了各系在农村的办学点,对教学效果、师生健康状况和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全面调研,并如实向省委汇报,最后在省委的干预下才结束了这次历时四个月的“革命办学”行动。

调任至上外后,为全面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她做了大量实地考察和调研工作。她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只有摸清情况,“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才能做好领导工作。在带领教务处的三位同志去英语系蹲点期间,英语系正在进行英语教学法的改革,针对当时对这一教学法存在争议的局面,她鼓励大家大胆尝试,还找出时间坚持每天去教室听课,出席系里和教研室的大小会议,熟悉大多数教师的政治、业务情况,深入教室、宿舍,同学生谈心。通过征求学生意见,倾听教师反映,她帮助英语系在改革中把握方向。

她支持借鉴国外语法学研究的某些新思路,同时鼓励教师们要很好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实事求是地对待传统语法,努力搞出一套适合于中国人学英语的新语法体系来,在她的教导和鼓励下,英语系章振邦先生主编了共一百万多字的《新编英语语法》,该书于1981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英语教育界引起热烈的反响。

  具有远见卓识的外语教育战略改革家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外语教育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王季愚始终以社会发展为己任,孜孜不倦地探索外语教育的一般和特殊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和推广实践。值得一提的是,1981年5月,她为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积极准备的发言稿《回顾与展望》,记录了她本人外语教育三十余年的经验总结及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和设想,该遗稿在大会上宣读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被后人赞誉为新时期外语教育改革的“出师表”。

坚持外语院校的办学特色

在哈外专时期,为提高学生的口笔译实践能力,她组织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如“用俄语教俄语”“随时随地说俄语”“唱俄文歌,演俄文戏,举行俄译中、中译俄翻译大赛活动,俄语作文,书法比赛”等,尽最大可能地创造俄语学习环境。针对毕业生多数被派往由苏联援建的大型工厂从事军政翻译的情况,她提出要在一般的口笔译实践课之外,增设有关军事和经济建设的俄语专业课。

 1979年12月,王季愚在上外建校三十周年纪念主席台上(前排左起:王季愚、夏征农、韩宗琦)

1979年12月3日,王季愚在庆祝上外建校三十周年的大会上作题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为‘四化’培养更多更好的外语人才”的报告,特别强调“对外语教育来说,除了必须遵循‘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坚持‘三中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加强‘三材’(教材、人材、器材)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外,还需要突出一个‘外’字”,即培养人才要考虑到涉外的需要,要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处理好原文与译文、思想内容与语言教学、文字与语言的关系,让学生学习地道的现代外语。

改革开放初期,她积极倡议并推动上外尽快尽多地聘请外国专家,引进先进的外国教材,采购外国图书,与国外大学多建立校际关系,要求学生收听外国广播,多看外国电影,开展外语课外活动,记外文日记,用外文撰写论文等。

 1978年底,接待德国代表团时合影。左四为王季愚。

最后一次住院临行前,她语重心长地嘱托时任副院长的胡孟浩:你可要坚持改革的方向,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外语人才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方向,但我们外语学院的优势不能丢。

坚持科研与教学同时发展

“高校要办成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教学要以课堂为中心”,这是王季愚一贯遵循的办学原则。她反复强调,重点外语院校的“重”字应体现在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学术水平上,而不是单纯地追求规模和数量。

1954年,王季愚就提出“学术建校”的思想,她曾两次召开俄语教学研讨会,编辑出版了学术刊物《俄语教学与研究》,扩建了编译室,出版苏联语言文学的各种专著。

在上外,她提出要“健全院系两级科研系统、扩大科研人员编制、选定和落实重点科研项目”。建议第一步先成立院学术委员会;第二步是办学术刊物,相继恢复和出版《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阿拉伯世界》等杂志;第三步就是成立学术研究和出版机构,上外也因此成立了上海外国语言资料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苏联问题研究室等多家机构。

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

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外语教育战略改革家,王季愚总能根据形势发展和革命需要,不断调整办学战略,仔细考虑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语种与专业、招生与课程。

考虑到外语学习具有模仿性,她认为学外语最好从少年开始。哈外专开办不久,她就提出办预科班,招收初中毕业生。这一举措开创了新中国正规学校招收少年预科班学习外语的先河。

在建国前后的“速成教学”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王季愚便提出要“将长远的人才培养和国家应急的速成教学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目前的紧急任务和今后的正规建校相结合。”她在办学中陆续采取多项措施,如在大量聘用苏侨任教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制定少而精的教学大纲;制造外语学习环境;采用外籍教师开设的讲读课、外籍助教负责的会话课、中文老师的语法翻译法讲授结合,形成了“三驾马车”式教学方法,这一战略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彼时俄语人才急缺的现实问题,更为建国后全国各地新开设的俄专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

针对改革开放后“外语毕业生因知识面不广,不具备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时难以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问题。她在遗稿《回顾与展望》中提出,上外的教育改革要由此着手,既要保住外语的优势,也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求各专业调整课程,不能再局限于语言文学类;非常用语言专业要加大“二外”比重;增设选修课或讲座;创造条件逐渐向外国语大学过渡等等。

王季愚老校长于1981年5月因病与世长辞,迄今已有四十周年,在那个国家和民族多事之秋的年代,她一生坎坷,却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崇高的理想和事业。她的好友赵洵曾写道“她活得很平凡,除了工作,也没有过什么享受。以后的人们可能比她生活得好些,更有成就。但愿人们不要忘记她——在精神上,她是世界上最富有、最高尚的人之一。”在上外工作的十七年,王季愚校长深受师生的爱戴。上外人将永远铭记老校长的嘱托,以最崇高的敬意学习她的高尚品格,传颂她的光辉事迹、传承她的教育理念……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续写外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为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