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上外推出“百名党员讲述百个上外故事”,讲述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发展历程;讲述一代代上外人传承学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忠诚奉献的报国精神、勤勉严谨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面向世界的开放精神,立德树人、接续奋斗的生动故事,号召师生党员明理以悟道,增信以强智,崇德以修身,立行以报国。
王宏,中国台湾台中人,1925年11月生。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日语专业首位系主任,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4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为华北军政大学台湾队学员,1994年9月离职休养。1948年2月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曾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曾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顾问,对学会工作做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曾荣获“中国日语教育贡献奖”和“中国日语教育终身成就奖”。他不仅是上外日院建设的领军者,而且是国内日语教学方法的推进人,在中国日语教育和研究领域中,是当之无愧的泰斗级人物。
王宏照片
乱世之中不忘家国情怀
王宏呱呱坠地之时,台湾仍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在日本人设立的公学校被灌输了三年日本教育后,随父亲辗转定居北平的王宏仍被笼罩在身为殖民地人的抑郁和苦闷之中。1943年秋,日本为扩充军事力量面向台湾人和朝鲜人颁发了征兵令。为抗拒日本对台湾人的征兵,1945年3月,心中时刻希望台湾回归祖国的王宏当了“逃兵”,投奔新四军地区。日本投降后,他才一路跋涉回北平,考入华北文法学院经济系,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大学生活。
2009年10月10日上外校刊
在大学期间,王宏看到国民党统治充满黑暗与腐败,与他在解放区亲眼目睹的清廉奉公、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强烈反差。于是他开始研读进步书刊,追求民主,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等学生运动,并加入共产党。1949年10月1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隆重举行。王宏作为台湾队的一员亲眼目睹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典,第一次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也亲耳听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洪亮声音。
王宏抗美援朝归来及其纪念章
1949年12月台湾队乘4天3夜的火车南下到上海。王宏同志被借调到九兵团去协助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不久,形势突变,1950年底转为志愿军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
毕生追求推动中国日语教育
王宏主编《上海市大学教材——日语(日语专业用)》第一册
1960年,王宏进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担任日语教师一职。由于初为人师,毫无教学经验,再加上当时国内的日语教学还在起步阶段,不仅没有专业的检索词典,更没有适用于非日语母语学习者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王宏在教学实践中并不能很好地为同学解答细微的语法问题,以语法为纲的教材也难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这种困境下,王宏承担起了由上海市教育局下达的教材编写任务,出色完成了《上海市大学教材——日语(日语专业用)》第一册的主编、第二册的审校和定稿工作,突破了日语教学中语法点传授不透彻以及学生听说能力薄弱的难点。
王宏著作《日语表达方式》第一版至第四版
然而如何把易混淆的语法点讲透彻一事仍然悬而未决,成了压在王宏心中的一块大石头。1976年,在承担日语教师进修班的语法课期间,王宏开始构想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讲授一些教师讲不清楚、学生容易错的日语语法难点。当时国内外均无相关教材,王宏决定边学习边编写教材边上课。通过研究日本注重实用性的专题语法领域的学派成果,王宏从有着相近涵义的助词辨析入手,研究日语和汉语的对应表达方式上的选择,通过日语间的横向对比以及日汉语的纵向对比一步步整理出资料和教材。这些教材经过教学检验、多次修改,最终编写成为以下3书出版:《日语助词新探》《日语的时和体》《日语表达方式初探》。在80年代,这几本语法书可以说是开创了国内日语语法教学的先河。此后,王宏先后在日本的《世界日语教育》、《中国语》,国内的《日语学习与研究》、《日语学习》等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其中9篇有关日汉语对应关系系列文章解决了日语教学中的许多难点,得到了中日两国日语语法界的重视。王宏也被评为日汉语语法对比研究“一马当先,‘产量’最高”的作者。
全国日语教育调查报告
此外,王宏在担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期间,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举行了2次大规模的全国日语教育状况调查,两次的调查报告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日本语国际中心出版的《世界日语教育》刊物中均作为“特约报告”全文登载,传播到各国日语教育机构及世界各国,影响较大。
刊登了调查报告的《世界日语教育》刊物
推进上外日院蓬勃发展
1984年上外日语系成立时,有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出色的教学表现与研究成果的王宏被选为系主任。在两年半的系主任生涯里,他着重开展了对日交流、创办日本经贸专业和社会办学等工作。当时王宏他们筹备很久,最后以胡孟浩院长为团长,成立了“上外访日代表团”,于1984年和1985年两次访问日本。代表团与东京、大阪、京都、法政、爱知、樱美林共6所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协定。同时,还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霞山会建立了较密切的关系。通过这两次访问,上外的毕业留校教师每4年就会得到1年出国进修机会;聘请外教、邀请专家来校讲学、合作研究等等问题都迎刃而解。上外也能在日语院校的对日交流中稳居前列。
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签署交流协定
1983年,上外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开设新专业。王宏想开设日本经贸专业来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他设想低年级上日语基础课不变,高年级用日语上实用的日本经贸课;派出7名日语青年教师到日本各进修一门经贸课回校开课。院方曾邀请出国进修教师的日本导师来校讲课,也邀请在沪日本贸易公司总经理开设讲座。1983年11月,开设经贸专业正式获得批准,1984年9月正式招生开学,每年招收2个班。可以说,上外的日语教学在国内八九十年代占主导地位,这与王宏这样的老一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离休后,为日院操劳半生的王宏也不舍放下对日院学子的关注和爱,在了解到有学生因家庭中经济困难而倍感压力后,他毅然决定成立“王宏爱心基金”。从2008年起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本科新生提供助学金,截至2018年底,11年累计资助了153名学生,累计资助金额达46.5万元。王宏捐资关爱学子的善举,在上外全校和上海市教育系统传为佳话,曾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十佳好人好事”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