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英烈追忆峥嵘岁月,合作育人讲述建党伟业,3月26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举办签约共建仪式,计划在区域化党建联动、开展建党百年专题活动、组织常规志愿者服务、推进产学研融合、促进机制化基地建设方面优势互补、深度合作。

当天,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龙华烈士陵园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史教育基地”、旨在形成多语种+党建的育人合力,共同激活青年学子红色基因,进一步厚植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双方将以党史教育的成果、志愿服务的奉献、文创合作的群策群力,让龙陵的故事赓续传扬,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龙华烈士陵园副馆长朱晓丽表示,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红色基因相通,红色文化相融,希望双方把党的革命精神、优秀传统和革命风范融入到合作共建当中,引导广大青年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上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殿秀表示,上外人感动于龙陵英烈的故事,更愿继承外国语学社“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与龙陵人一起,以多语种+优势、以党建育人合力,以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志愿服务精神,以文创合作平台,将外国语学社和龙陵的故事赓续传扬。

时值清明前夕,当天,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几十位预备党员、党员,在庄严肃穆的国歌与国际歌的音乐声中,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在徐汇区龙华烈士陵园进行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场内陈列的手稿、画廊、雕塑、电影以及微党课《龙华的前世今生》、多媒体舞台剧《血脉中华》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这片伟大土地的过去和现在,清楚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在纪念馆里的党旗面前,庄严宣誓,对他们来说,这必定是一次难忘的党课。




英语学院学子米粟在参观后表示:“这次龙华之行改变了我对上海的刻板印象。上海不仅是一座时尚之都,更是红色文化的重要根据地之一,龙华所代表的奉献、牺牲、勇敢的精神和其背后的故事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受到龙华的英烈精神洗礼的我们也将永远在红色道路上砥砺前行。”

上外英语学院院长王欣教授、龙华烈士纪念馆社教部部长丛雪娇副研究员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实习实践基地”揭牌

上外英语学院党委书记杨雪莲老师、龙华烈士纪念馆社教部部长丛雪娇副研究员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龙华烈士陵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当天,“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实习实践基地”揭牌成立,“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龙华烈士陵园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获得授旗。未来,上外将定期派出长期、短期学生志愿者,为龙华纪念馆提供文稿翻译、中英文导览、专题项目策划、英文网站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红色历史讲述、英雄精神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着重在红色文化、英雄之城的传播中体现国际化元素。
志愿服务队学生负责人尤心哲表示:“每一次来龙陵的参观学习都使我深受鼓舞。这是十九路军将士用尊严捍卫的土地,是众多革命先烈用生命保卫的祖国。这些人,这些事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被更多人记住。作为外语学习者,感到了身上肩负的红色文化传播的使者的光荣使命,更让我意识到用专业所长讲述红色故事、助力红色文化‘走出去’的意义。除了感动,内心还多了一份责任。”
目前,在龙华烈士纪念馆社教部部长丛雪娇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尤心哲和她的团队已经完成多次踩点,开始龙华烈士陵园英文网站的核对翻译工作,希望进一步将故事数字化,开展更深入的译介活动。项目负责老师、英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曹原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探索、尝试传播红色文化的方法路径,把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先烈的革命精神赓续传扬。”

未来,上外学子将在龙华烈士陵园展开文本译介、志愿讲解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向世界讲述龙陵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在翻译实践中学党史,在语言服务中上党课,上外学子在龙华的这堂党课,立体而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