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下午,新闻传播学院举办了“学‘四史’ 守初心”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之“马新观进校园”系列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流体力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喜胜,罗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创新科学传播——让科学有知有趣有味”为主题的线上讲座。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樊娟主持了讲座。

罗教授首先用“十条科学流言”的警示引入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并结合疫情期间频发的谣言与舆情介绍了如今因科学素养缺失而造成的荒诞现象。
随后,罗教授提出科学传播的五大方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并指出科普与科学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并行使用,而科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科学素养。
同时他强调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学传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总结出时代发展、教育现状、民族复兴是发展科学传播的重要原因。
最后,罗教授用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向同学们展示了2019年中国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认为“科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也是可以有温度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的科普之路从大众讲座模式走到如今的互联网+科普模式,正在形成产业化,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提问环节中,有同学提出“疫情中如何向大众科普正确的科学知识从而减少谣言的传播”。罗教授表示要对科学知识有敏锐度及求真的精神,主动拓展渠道了解科学的疫情知识。
同学们表示通过讲座了解到了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在科学传播之下科学之花的绽放。
2020级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奘哈尔·海拉提
听了罗喜胜教授的讲座,使自己对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认识。现在世界处于发展的大潮中,唯有科技创新才能有真正的发展。科学的传授教育一定要跟趣味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2020级新闻传播类本科生沈佳璐
罗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使我感触颇深。他生动形象地把科学传播比成了一颗坚果,希望新闻人将它变得有知识有趣味有味道。还恰当地结合时事,举了疫情期间很多错误新闻造成的影响和后果,强调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性。
2020级新闻传播类本科生杨逦竹
罗教授的讲座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让我从中感受到使命感。新闻反映社会,那就该如社会一般包罗万象。我们往往追求“紧跟时事”,追求“热度”,却也在追逐中失去最初的耐心和毅力。科技改变人类,科技造福人类,科技让我们能够看到新闻,我们新闻人也理应沉下心来让社会看到科技。
2020级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周婧茹
从2012年的“世界末日”谣言到疫情期间谣言四起、舆情不断,我们可以感受到舆论传播给人们生活甚至社会发展都起到了一定负面影响,并得知科学传播是如此的重要。要建设科技强国,科学传播十分重要,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接棒人,我们需要学会创新科学传播,让科学普及有知有趣有味。
2020级新闻传播类本科生金文怡
此次讲座中,罗教授用生动形象的科学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科学传播、大众科普的意义和重要性,令人受益匪浅。从自身的角度来说,我平时也是科学传播的受众,经常阅读自媒体的科普文章、视频。在讲座中,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到科普作品的形成过程,使我对科学传播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加深,希望未来能为我国的科学传播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