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首次详细介绍5年来中国政府和军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6项承诺的决策部署情况。中国军队言必行、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履行相关承诺,展示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新作为新贡献。
为加深英语学院师生对国际政治局势和中国维和军队的了解,9月24日晚,英语学院党委邀请国防科技大学何星副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专题党课。作为国防部推进事务中心高级教官,何星副教授曾三次参加刚果(金)、达尔富尔和南苏丹维和行动。英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联合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本次党课学习。
党课伊始,何老师介绍了维和行动的概念、任务、原则和授权,并强调了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基本情况和原则立场。在课上,何老师展示了一张在南苏丹驻地的生活照,照片后方背景的室外温度计上显示着照片拍摄时的实时温度:44℃。何老师表示,驻地官兵们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执行任务上,对高温预警数字早已习惯。他是经家人提醒,才注意到这张照片里的“超高温”细节信息。炎热的高温、艰苦的环境只是中国军队驻地生活中小的缩影,中国军队用行动在海外维和战场上筑起“蓝色防线”,为各地人民播撒和平与发展的种子。
党课伊始,何老师介绍了维和行动的概念、任务、原则和授权,并强调了中国军队参与维和行动基本情况和原则立场。在课上,何老师展示了一张在南苏丹驻地的生活照,照片后方背景的室外温度计上显示着照片拍摄时的实时温度:44℃。何老师表示,驻地官兵们的工作重点集中在执行任务上,对高温预警数字早已习惯。他是经家人提醒,才注意到这张照片里的“超高温”细节信息。炎热的高温、艰苦的环境只是中国军队驻地生活中小的缩影,中国军队用行动在海外维和战场上筑起“蓝色防线”,为各地人民播撒和平与发展的种子。
在互动提问环节,与会的党员们都表示深受触动,纷纷向何老师提问,同时表达对中国军队和军人的崇高敬意。来自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张飞越同学首先提问,“中国军队在维和行动中如何表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何老师以自身经历的生动事例诠释了中国的维和部队以自身行动传达中国价值、弘扬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力量。何老师的解读也引发了全体党员关于语言专业的思考和共鸣。文化的传播不仅存在于语言的表达中,中国军队的行动本身就传递着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
在战火纷飞之地,中国军队的到来为当地百姓送去“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的希望。中国军队“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履行大国责任与担当,投身维护世界和平,时刻牢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与使命,建构起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值得我们珍惜,中国军队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
在大家的热切讨论中,党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本堂党课不仅加深了党员对于中国维和部队的了解,也让大家对复杂国际形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当前新发展、新变革时期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新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将牢记中国军队在维和行动中展现出的和平基因、天下情怀、服务宗旨和大国担当,更加坚定对中华民族丰富悠久的文化精神与民族智慧的强大自信,扎根于民,奉献国家,成为切实践行这份中国维和精神的先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