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师:王祥兴教授

导 语
11月5日下午,西方语系分党校在松江校区3302教室举行第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讲座,校本科教学督导组组长、曾任校学工部部长、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的王祥兴教授应邀为同学们上了一场题为“上外松江校区建立与发展”的党课,带领分党校学员从校史的视角学习“四史”。系党总支书记施海倩老师、党总支副书记张敏老师、系团委书记景飞鹏老师、第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员出席,讲座由景飞鹏老师主持。
王祥兴教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作为上外校史馆与上外松江校区的亲历者和建设者,王祥兴教授对于学校发展及校区历史了解透彻、情感深厚,并指出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学、思、践、悟”,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树立使命意识,将个人志向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贯通。
随后,伴随着王祥兴教授振地有声的演讲,讲座分别从上外松江校区的“建设”和“发展”两方面展开。
01 上外松江校区的建立

松江——上海文化之根——在二十多年前成为了上外新校区的选址地,同学们跟随着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在时间轴上一帧帧体验新校区建设的历史,上外前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时光仿佛触手可及。
在园区概览部分,大学园区在建设初期便已成功打造了教学、生活两大区域;随后又逐步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选、学分互认及选读第二学士学位等目标;并开展学生工作协作会会议,完善学生指南,举办丰富的联欢活动;如今,园区已经成为“资源共享共同体”和“多种学科特色共同体”两大共同体。
在校区概览部分,王祥兴教授由初期学生们“三点一线”、“三室一厅”的学习生活模式讲起;后来各具风格的八栋教学楼建成,寄托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至校区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设立校区管理委员会与“一室三部”,专业、教学、学分制改革与主辅修制等不断深化。所有的成长都使同学们明白了校区建设中,文化基础的树立,与其特色的传承。
上外松江校区建设的每一步,都诠释着“上外速度”与“上外精神”;这里从往昔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繁华美丽,都凝聚着上外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的职业精神、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都在带动着上海教育朝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宏伟目标前进。
02 上外松江校区的发展
新校区刚刚落成,百废俱兴,帮困助学、后勤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特色如何传承、学生社团工作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如何引领……皆是新校区建设中不可避免的新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学校当机立断,针对性、全方位地落实相关举措。从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加强生活园区管理,到开拓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加强队伍建设,学校从多方位着手,形成了师生共建新校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实行心理教育等“八大教育”,举办“八大节日”、“八大竞赛”,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创办学生刊物及社团活动,主动开展学生就业指导——这些措施提升了学生信心与自豪感,使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完善了学校文化建设,弘扬了上外“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奉行了“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

结 语
回眸历史,通过二十多年来上外松江校区的从无到有,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其建设和蓬勃发展,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坏境条件来之不易,是先辈留下汗水的印记,更是当今享受其中的我们再创辉煌的凭证。学史明志,知史明道,品史明智,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必须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本次讲座深切贯彻了“三全育人”的重要指示,发扬了“立德树人”的重要精神。在讲座的最后,王祥兴教授表达了自己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希望同学们茁壮成长,学业有成,珍惜当今美好时代,传承发扬文化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当代青年的一份力量,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