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上外机关党总支举行“四史”专题党课,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赵鸣歧教授为全体机关党员做了题为《新中国70年的发展道路:历程、成就与经验》的辅导讲座。
赵鸣歧教授从中国道路的涵义、中国道路的历程与成就、中国道路的基本经验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艰难困苦中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完成了其他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赵鸣歧教授指出,“中国道路”是立足中国国情自主探索出的、具有浓厚的本土化特色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与发展模式。
赵鸣歧教授用生动的事例和鲜明的数据回顾了新中国70年中国道路的历史轨迹,他认为,从建国初期新中国贫穷落后、百废待举的局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长期不懈探索奋斗的结果,是新中国70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改革开放40年来伟大成就与全部经验的结晶。
最后,赵鸣歧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政治保障、理论支撑、动力来源、经济基础、对外战略六个方面梳理了中国道路的基本经验。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赵鸣歧教授的辅导报告厘清了新中国70年中国道路的历史脉络,这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几代人接力探索、开辟与拓展的成果,是一项立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这必将进一步激励大家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打牢思想根基,坚定“四个自信”。同时,作为上外人,更有责任向世界讲好中国道路,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中国在历史进程中的逻辑路径、驱动力量和发展趋势,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机关各支部书记和支委现场参加了讲座,其余党员在线参加党课。活动由机关党总支书记王岩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