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故事 | 陈望道:学生总是占第一位的

发布者:SISU 来源: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 发布时间:2020-05-15 浏览次数:4900

《信仰的味道——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张峻明 中共党史博物馆(筹建中)藏 350x200cm,2018(来源: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

陈望道(1891-1977),教育家、语言学家,《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毕生从事文化教育和语文研究工作,在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领域有较深造诣,建立了我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主编《辞海》,著有《修辞学发凡》《文法简论》《标点之革新》等。

1920年早春4月,29岁的青年教员陈望道怀揣着救亡图强的理想和进步知识分子的邀约,一头扎进了家乡义乌分水塘村老宅旁那间破旧的柴房里,把《共产党宣言》一字一句变成了方块字。随着《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问世,“共产主义”来到了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陈望道“手沾墨水口来尝,信仰味道终觉甜”的佳话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着。从1919年6月成为浙江一师教员,到1920年9月接受复旦大学中文系教职,后任中文系、新闻系系主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直至1977年10月去世,陈望道一生情系教苑,从未离开教书育人的岗位。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问世百年之际,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事,或可从另一侧面反映这位伟人“唯教育事业是万古长青的”终身信念。

1942年起,陈望道开始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并为这个中国连续办学时间最久的新闻教育机构定下了“好学力行”的系训和“宣扬真理、改革社会”的办系方针。然而,与这些同样在当年学生中流传的则是系主任上课时退版税的故事。那是1944年的秋天,新闻系一年级新生入学,陈望道讲授修辞学的第一课。他走进教室,打开皮包,随手抓出一堆钞票放在讲台上。陈望道首先向新生发问:“买了《修辞学发凡》的请举手。”这时,买了书的学生都举起手来,却不知老师的用意。紧接着,陈望道微笑地向学生说:“你们买书时,在定价中有一小部分是出版社付给作者的版税。现在我把版税退给你们,我不收学生的版税。请买了书的学生上来领取。”对学生如此“大方”的“阐明修辞学奥蕴一代宗师”,对自己却十分“吝啬”。为了践行他亲自提出的系训,同样是1944年,陈望道开始募集资金创办中国高校第一个教学实践基地暨第一座新闻馆。在募款的日子里为了省时省钱,陈望道中午以烧饼充饥,晚上睡在朋友家爬满臭虫的床上。后来因为过度疲劳,他卧病在床一个多月。1945年4月5日,新闻馆终于落成,在启用典礼的合影中,陈望道颧骨突出,精神颓萎,原来竟是因为这场病,数颗牙齿脱落,可见他为此事耗尽心血。

车水马龙的国权路和国顺路如今是往来上海市区主干道,也是通往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的两条必经之路。60余年间,几乎无人会想到,人们早已熟悉的两条单行道会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上海地方党组织首任书记陈望道有关。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旦大学的大部分女生住在学校内的宿舍,男生则相当一部分住在学校的南面,也就是今天复旦附中附近。这批学生每天要从南边走到学校上课,上完课还要回去吃饭,“是非常吃力的”。当时的邯郸路,市政府把它作为通往五角场的主要公路予以加宽,大卡车都可以通行,这样对学生过马路的安全就构成了威胁。对此,常常关注学生生活的校长陈望道非常不放心,一直想把学生全部转移到学校里面来住,但盘算再三,即便解决了学生的住宿,教职工的宿舍还只能在学校的南面,他非常担心,一再想办法。后来国权路也加宽了,也可以通大卡车,他更加担心师生的安全问题。于是,陈望道亲自跑去跟市城建部门献策:国权路改为从北向南走,而另一条相邻的国顺路则从南向北走,这样由于单向控制,两条马路的来往车辆都少了一半,通过这个措施,一下子就减轻了来往车辆对学生安全造成的威胁,而这两条道路的通行规则一直延续至今。今天的国权路和国顺路之间,都是大学的教学区和教职工宿舍,却在楼宇间多出一条“断头”的国年路——修得整齐平坦,与其他市区道路无异,往来图书馆、文科大楼和教职工宿舍的师生骑行走路因此便捷安全。然而,在1965年这条道路仅仅是一条学校内部的煤渣路,泥泞不堪。陈望道见师生来来往往,步履蹒跚、拥挤不便,便找到时任上海市城建局局长徐怡芳。经过多次争取,市里最终同意将这条道路修齐整,保障了师生通行。

1965年陈望道因公前往青岛开会,盛赞青岛绿化环境之美:到处可见紫薇夹道,因花开百日一串串呈嫩紫色,对各种粉尘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市民称之为百日红。陈望道对此树心生爱意,想让它美化复旦大学的校园,便自费订购200余株赠送给学校,并亲自指挥,分植于教工第九宿舍(九舍)及国年路两侧,直达校园正门前。经年开花烂漫,空气清朗,这段路被师生誉为“紫薇径”。可惜的是,“文革”中一株株紫薇树被砍伐殆尽,仅遗漏九舍内两株。50余年来,两棵幸存的“姐妹树”不误花期,到时盛开,但知其来历者甚少,故而谓之“掌故花”。

一把零钱、一座报馆、三条道路、一径紫薇……这些比起“传布共产党宣言千秋巨笔”或许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被家人誉为“热水瓶”性格(意为“外冷内热”)的师者,在他逝世40多年后,仍受到师生发自内心的爱戴——因为在他的观念中,学生总是占第一位的。

(原载于2020年4月29日《中国教师报》,作者系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主任兼组织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