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史” 回眸校史(八)|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外语教育——纪念上海外国语学社建校100周年(上)

发布者:孟庆和 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史馆、档案馆、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0-11-03 浏览次数:727

     编者按:与新中国同龄的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高等外语教育发祥地之一。自创建伊始,上外便继承了革命学校的“红色基因”,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发展。

      上外官微推出“学习'四史'  回眸校史” 系列,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要培养一批懂俄语和其它外国语的革命干部。因此,从建党初期到建立新中国的漫长岁月中,我们党一直把学习和掌握外国语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既是学习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的需要,也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法西斯斗争的需要。尽管当年中国共产党处于极其困难的境地,但我们党仍然开办了一些学校,培养了一批懂外语的革命干部。这些学校在中国共产党的外语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建党初期的外语教育


上海外国语学社


      1920年9月,在上海创办的“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这所学校怎么会办在上海法租界新渔阳里6号这个石库门弄堂里呢?这里先要介绍一下“渔阳里”

      100年前的上海法租界渔阳里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和初创时期的重要活动场所,是20世纪中国最早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梦开始的地方。渔阳里有新、老之分,都是由比利时、法国合资银行投资建设的石库门上海民居,老渔阳里建于1911年,位于原环龙路(现名南昌路)100弄。新渔阳里建于1915年,位于原霞飞路(现淮海中路)567弄,与南昌路并行,新、老里弄之间有一条小弄堂可以相通,被称为“共产主义通道”,老渔阳里2号是陈独秀20年代在上海的居住地,同时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所在地,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筹备处。

      1920年4月以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俄文全名格里戈里·瑙莫维奇·维经斯基为首的共产国际工作组一行4人秘密来到中国。4人小组中除了翻译杨明斋外,其他两人是毕业于俄罗斯东方学院的季托夫和著名的朝鲜社会活动家金万谦(俄文名谢列布里亚科夫)。维经斯基的公开身份是俄文报纸《生活报》的记者(中文化名吴廷康),维经斯基一行首先来到北京,通过在北大任教的俄国教授鲍立维和伊万诺夫介绍认识了李大钊。经李大钊介绍,维经斯基一行4人来到上海,在老渔阳里2号会见了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等人,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意见。在会谈中,维经斯基提到要动员中国的革命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等事宜。

     在维经斯基的帮助下,也是在老渔阳里2号,1920年5月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是建党的第一步,第二步则是6月份陈独秀等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由陈独秀担任这个发起组的书记,成员有李汉俊、李达、杨明斋、陈望道、茅盾(沈雁冰)、林伯渠等一共17人。

      1920年9月,新渔阳里6号门口,挂出了一块白底黑字的招牌——“外国语学社”,引来了路人驻足关注。

1920年9月,新渔阳里6号门口挂出的白底黑字招牌——“外国语学社”


     原来,在这之前的8月22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这里成立了,当时这是一个半公开的组织,党的许多活动都是以青年团的名义进行的。新渔阳里6号成了青年人的聚集地,每天人来人往好不热闹。为了便于团结,培养进步青年,根据陈独秀的指示,团机关领导决定创办“外国语学社”以公开办学的形式掩护革命活动。同时,根据维经斯基的建议,为输送革命青年赴苏联学习做好准备。

      1920年9月28日,上海《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刊登了外国语学社的招生广告:“本学社拟分设英、法、俄、日本语种,现已成立英、俄、日本语三班。除星期日外,每班每日授课一小时,文法读本由华人教授,语音会话由外国人教授,除英文各班皆从初步教起。每人选习一班者月纳学费二元。日内即行开课,名额无多,有志学习外国语者请速向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本社报名。此白。”

1920年9月28日在《民国日报刊登的外国语学社招生广告


     外国语学社校长是杨明斋,山东平度人,是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人之一,1901年赴俄罗斯海参崴打工谋生。1908年以后在西伯利亚地区边打工边读书,并积极参加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成为旅俄华工中的活跃人物。十月革命前参加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十月革命后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1920年4月,杨明斋随维经斯基来到上海,成为共产国际4人小组成员之一,负责翻译和协调工作,参与中共的筹建工作,并由俄共党员转为中共党员,曾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党员”。同时也是中共领导的外语教育史上的第一位校长。

     杨明斋负责办理了租凭新渔阳里6号的一切手续,对外挂出了“外国语学社”的牌子,并任外国语学社校长。

外国语学社校长:杨明斋


     外国语学社虽然登报公开向社会招生,但多数学生还是由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介绍来的。如毛泽东介绍了任弼时、肖劲光、任作民、周兆秋等人,不远千里从长沙来到上海入学。外国语学社学生最多时达50—60人,主要来自上海、湖南、浙江、安徽等地。这里包括了刘少奇、罗亦农、李启汉、柯庆施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曹靖华等学者、专家。


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俞秀松(后排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与罗亦农(前排左一)、袁笃实(前排左二)、谢文锦(后排右一)等人合影


     外国语学社的主要办学目的:是为来沪的青年提供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和外语学习(主要是俄语),并在上海共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革命实践。挑选其中的优秀分子到苏联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

     外国语学社的俄语课由校长杨明斋和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的夫人库兹涅佐娃担任,李达教授日语,李汉俊教法语,袁振英教英语。

1920年4月维经斯基夫人库兹涅佐娃随同来华,并担任外国语学社俄语教员。图为1921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人员合影。左一为库兹涅佐娃、左二为维经斯基。


陈望道(教授《共产党宣言》,1920年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同年春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


李汉俊(教授法文,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王元龄(俄文教师)


     外国语学社的校舍是两层楼的典型的上海石库门民居。校长杨明斋住在楼上后板亭子间,兼作华俄通讯社办公室,李启汉住在二楼亭子间,屋内放置一台油印机,楼下是教室。大部分学生不住校,半天上课,半天在家自修。只有少数人在校住宿,其中就有刘少奇、俞秀松(学校秘书、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柯庆施等。

     外国语学社除了提供外语教材,还把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汉俊(一大代表)翻译的《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作为必读书籍。陈望道亲自讲解《共产党宣言》。

     外国语学社同时也是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场所,并在此吸收了30多名学生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其中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肖劲光、蒋光慈、曹靖华等。刘少奇和学员们一道,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深入到工厂,了解工人群众的疾苦,并帮助建立上海工厂的基层工会组织。

     1921年春,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曹靖华等20余名学生先后分三批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同年,刘少奇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东方大学中共旅莫支部委员。

刘少奇(上海外国语学社学员,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任弼时(上海外国语学社学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


罗亦农(上海外国语学社学员,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革命先烈)


     因外国语学社的学员经常参加革命活动,租界巡捕房经常来学校搜查、找事。1921年7月,外国语学社停止办学。外国语学社开办时间不足一年,但这短短的一年中,她为中国共产党培育了一些革命的种子,输送了一批革命干部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发源地去学习,很好地完成了自己地使命。赴苏学习的同学学成归国后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有的成为党的领袖,多数人成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也有人成为俄苏文学翻译家、文学家、教育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开创我国高校俄苏文学学科的北大教授曹靖华

     曹靖华1920年春从开封的河南省二中毕业后奔赴上海,在泰东图书局任校对员。他从《民国日报》上看到外国语学社招生广告,立刻赶到新渔阳里报名并入学,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初,曹靖华与一批外国语学社的学员被派往苏联学习。他们乔装成新闻记者,西装革履,登上海轮,从上海出发,途径长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然后沿西伯利亚大铁路乘火车抵达莫斯科,旅途万分危险。他们身上藏着社会主义青年团证件,若被当时占领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日本人或者苏俄国内的白军发现,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同时,中国东北的土匪红胡子又把这批人当成中国的富商。上了火车之后,就发现被人跟踪企图劫财害命。有一位同学因恐惧而导致精神崩溃。列车驶入敌我界线不明的路段时,突然发现了列车长和乘警,他们从一位同学身上搜出了青年团证件,同学们正处于极度紧张之际,列车长向中国同志亮明了他们的真实身份,原来他们是苏联红军化装而来接应他们的。

     1921年4月21日,曹靖华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和他一起学习的中国学生有35人。1922年初,他离开莫斯科回国,并进入北京大学俄文系旁听。

     1926年初,曹靖华赴广东,担任苏联军事顾问团的翻译,并随北伐军一直打到长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参加北伐战争的苏联军事顾问团被遣返回国。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曹靖华于1927年秋再次赴苏联,这一次他在苏联避难七年,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大学等工作,讲授中国文学史,辅导中国学生学俄语,以及教材的翻译工作。

     曹靖华在列宁格勒也关注中国政局和文坛,始终与鲁迅保持联系。1930年3月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时,“左联”的任务之一是翻译出版苏俄作品。“左联”的代表人物鲁迅草拟了一套包括数十部苏联作家作品的丛书,约请曹靖华翻译。其中最著名的是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这部作品寄回国内后,由鲁迅先生编校,瞿秋白翻译了这部作品的长篇序言,鲁迅安排在国内出版。这部作品从1931年在上海首次出版,到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共重复出版10多次,其中两次在香港出版,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1933年8月,曹靖华回国后在北大等高校开始讲授俄苏文学

     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经周恩来推荐,曹靖华到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主编《中苏文化》杂志。在这期间,曹靖华的苏联文学翻译事业再现高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保卫察里津》《油船德宾特》等。

     1949年9月曹靖华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了新中国的筹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大学俄文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81年5月,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研究会会长、上外校长胡孟浩邀请曹靖华担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顾问。根据胡孟浩校长的指示,我和张坚副校长(时任《中国俄语教学》编辑部主任)一同前往北京,约请曹靖华先生为杂志创刊号撰文,但彼时曹老在北京住院,不能写作。我们事先请北大俄语系领导拟好一篇简短的贺词,请曹老在病床上(1987年逝世)审阅后在文末亲笔签下“曹靖华八二年一月于北京医院”几个大字。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1922—1927),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多次酝酿筹划而成。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在原东南高等专科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改组而成,校址设在上海闸北青云路298号师寿坊(现名青云坊)。

上海闸北青云路167弄校舍(1922年10月—1924年2月)


     在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下,中共认为请国民党出面办学校较为有利,遂邀请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出任校长,邵力子(当时是中共党员)出任副校长,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后改称校务长),李汉俊、瞿秋白、陈望道先后任教务长。该校有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和社会学系,以及美术系。学校开设的必修外语有四种:英、德、俄、日,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两门外语,同时开设世界语选修课。

     上海大学成立初期,入学青年大多是革命志士,教授讲师中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老一辈的革命家,有民国初期的知名人物和专家、学者。当然也有一些教师思想反动或晚节不保,但总体上校内政治思想活动还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占优势

     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在上大讲授精英文化。李大钊讲授历史学和社会主义释疑,瞿秋白兼任社会学系主任,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陈望道讲授汉语语法及修辞学,邵力子讲授古代散文及新闻学,田汉讲授西洋诗歌,茅盾(沈雁冰)讲授希腊神话及《西洋文学概论》,兼教英文,蔡和森讲授社会进化史,恽代英讲授心理学,张太雷讲国内外时事。任弼时1924年从莫斯科东方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大学教授俄语,等等。

     一些知名学者、专家讲授外国语言文学:教授英语的有茅盾(沈雁冰)以及上大英国文学系系主任周越然讲授西洋文学名著选读和文学翻译,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王登云讲授高等英语语法和英语写作,留美文学学士朱湘给社会学系上英文课,英文选材结合社会学课程,大多为各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名著,英文特别讲师张君谋除教英语外,还讲授《欧洲史》。此外还有英国、美国、德国、苏联、日本等国的外籍教师来校讲学或任教。

上海大学部分师生合影


     上大文学系学生、著名作家丁玲1980年在她的回忆录《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一书中说:“他为了帮助我们能很快懂得普希金的语言的美丽,教我们读俄文的普希金的诗。他的教法很特别,稍学字母拼音后,就直接读原文的诗,在诗句中讲文法,讲变格,讲俄文用语的特点,讲普希金用词的美丽。为了读一首诗,我们得读二百多个生字,得记熟许多文法。但这二百多个生字、文法,由于诗,就好像吃进去了。当我们读了三四首诗后,我们简直以为已经掌握俄文了。”


邓中夏(1894-1933)


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系主任)


     上海大学的师生在五卅运动中谱写了悲壮的序曲,留下“北有五四运动之北大,南有五卅运动之上大”令人热血澎湃的红色记忆。


《上大五卅特刊》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海大学被迫停办。上海大学成立不足五年,前后共有1800多名学生,其中部分学生被送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五年中,上海大学造就了不少对中华民族复兴和共产主义运动极有贡献的人才和社会知名人士,她在中国教育史及中国外语教育史上均有特殊的地位。

     上大学生李硕勋积极投入五卅运动,被选为上海学生联合会代表和全国学生联合会会长,并成为中共早期领导军事斗争的先驱之一,1931年6月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9月5日在海口英勇就义,时年28岁,留下了一个孤儿,他就是原国务院总理李鹏。2009年9月10日,李硕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上大学生杨尚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26年5月进入社会学系学习,11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夏至1931年秋,刘少奇在莫斯科赤色职工国际工作时,杨尚昆担任他的秘书兼翻译。杨尚昆在苏联留学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