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参加的一次示范党课经历

发布者:杨凡 来源:杨凡 发布时间:2020-10-09 浏览次数:144

 2020年6月的一天,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党委组织部韩部长在上班时遇见我,说:“想请您为我们讲一次校史的党课,对象是学校的党员师生。” 我退休后长期在学校搞校志工作,讲校史是“当仁不让”的义务,再加上我近年来为学校师生已做过十几场校史报告,驾轻就熟,所以想都没想就一口应承下来了。几天后,组织部有关同志第一次到我办公室来交谈任务时,我才发现那个任务完全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校史报告,而是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伟大工程”示范党课第2季规划中,由上外承担的一堂示范党课,要由四人合讲一个主题,每人讲一个侧面。分给我的部分是讲上外前辈在中央马列编译局的事迹。这是上外第一次承担这种形式的示范党课(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演讲),且要向全市教卫系统播出。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党课需要有如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朗诵式演讲,要求讲述人能脱稿讲述,声情并茂,但形式上又不能有过多的表演痕迹。这个要求很特殊,也很高。这一来,我就有点后悔原先应承得太早了。

在第一次预备会上,我说了自己的困难。我说,“你们都很年轻,我已经70岁了,滿头白发,怎么能行呢?特别是叫我背,哪能记得住呢?你们能否考虑换人?” 会上校组织部韩部长没说什么,她与我还是熟悉的。会后她跟我说,“杨老师,帮帮忙,讲上外前辈的事情一定需要您这样的老同志来讲述,非您莫属。您给学生做报告,学生反映很好呀。” 我也“贱”,经不住“夸”,就咬咬牙接下了。

这堂党课四人合讲,第一位是校外请来的专家俞敏(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讲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人创办上海渔阳里“外国语学社”,教授俄语、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星星之火的经历;我是第二位演讲人,以原上外党委常委、现上外校志编辑室特聘副主任身份,讲述上外建校初期,在首任校长姜椿芳带领下,一批上外学子参与创建中央马列编译局,以及他们为翻译出版三大全集(《马恩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一辈子一件事”,奉献一生甚至生命的革命精神与感人事迹;第三位是学校党委委员、科研处处长、教授王有勇,讲述新时代我校积极传承先辈红色基因,组织翻译传播当代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努力与成就;第四位是学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80后青年学者汤蓓,讲述在今年新冠肺炎肆虐以来,上外学者与学子积极地运用多语种向世界传播中国抗疫声音,介绍中国防控方案,讲述中国与世界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望相助的故事。那几位讲述人的年纪都比我轻,但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四人的讲述共同合成一个主题:“诠释伟大思想,担当初心使命”。规定四人讲述,每人10分钟左右。时间虽短,但我给自己暗暗加油。

如何讲好这个示范党课,在培训的基础上,我为自己定下了“三适”的方针,即“适合身份”(演讲者身份)、“适合场合”(演讲场合)、“适合对象”(受众对象)。

首先我从稿件入手。“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我自己查阅资料,写出初稿,字数控制在2500字之内。写好后念了一遍,似乎过长。然后我以“口语化、故事性、短句式”为原则,再三精心打磨稿件。凡是自己念出来别扭或难以背诵的词语一律做修改。最后三易其稿,精减压缩在1800字左右,方成较为滿意的底本。基本保持稳定,可以便于背诵,但实际上改本子的工作贯穿了准备工作的全过程。在背诵时发现有的字、词读出来不易理解或易产生歧义,也要用同义而通俗的词来修改,甚至个别重要处在上台正式演讲之前,又改动了两处。比如:为说明编译局上外人不记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我根据资料加了一句,“那个时代,早期的译本大多不署翻译者的姓名,但大家都甘愿做‘无名英雄’。” 其中的“甘愿”最早用的是“甘于”,后发现念起来效果不好,声音不够响亮,就改为“甘愿”;还有一句是为了加强大家对上外人翻译贡献的认识,加了一句“最后从编译局里走出了一支上外翻译‘国家队’。” 这一句很有成就感。就这样,我一点一点地力争把稿子做到念起来很顺,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的那种。

然后,我又精心做好自我试讲。为了克服年纪大、记忆力弱的缺陷,加强记忆,锻炼强记,重塑点记。我用的都是笨办法,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花比别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背诵、打磨。我每天都要在办公室或家里,自觉默诵几遍,掐好时间。凡是容易背错或漏字的地方,就去想想原因,或改字句,或强记背诵。晩上睡下去与凌晨醒来时,都要在床上先默默地背一至两遍,有时骑车在路上还要背几个段落。特别对于各段落的衔接处,要反复背诵,练至能熟练转换。爱人看到我一个人喃喃自语时,就会调侃说,“别人以为你有神经病哩”。我给自已设计了一个塑料夹,把稿子夹在当中,但尽量不看。这个夹子拿在手中,我的心里就比较安定,有了托底,即实在不行时我可以看稿,不致于晾在台上。开始时,我是以正常对话速度来背诵的,但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即如果某一处突然卡壳后,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连快速瞄稿子找到错处也不容易了。如果在台上发生这种事会造成很大的失误。为了记忆,也为了演讲效果,我就尝试把语速慢下来,在每一句中把字句做好诵读的节奏与秩序,读出轻重音,在段落衔接处还可以适当停顿一下。我把语速比正常对话慢一点以后,发现效果立显:一来是可以有时间想起来下一句是什么,二来是可以把词句说得更清楚,三来也可以更好地调动自已的情绪。这个发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第三,我注意对演讲中的语气、手势等进行设计。在培训会时,我首先提出要带个文件夹上台,一方面给自已的演讲“托底”,另一方面给手以依托。不然双手似无所抓着。总导演听了,马上采纳了这个意见,校组织部就统一制作了新的文件夹给我们。有了这个夹子,我的手感觉一下子自如了很多,随演讲情绪,我不时变换持、握、摆、张、合等动作。在第一次彩排成功之后,校组织部韩部长笑着说,“杨老师的文件夹运用得最自如。您肯定都是设计过的动作吧?”我笑而未答。我是有个大抵的设计,即这个文件夹是个道具,不能一成不变,但也不能一刻不停地变(手舞足蹈),要符合自已身份以及受众氛围,做到有限变动,随情而动。每一次变动要随内容、语气、情绪而定。一般情况下可有小动,但其中有几个语气、情绪激烈之处,可以有较大幅度的动作,比如双手大张、抬起等,以渲染和增加演讲的色彩。而在叙述悲伤之事时(如叙述先辈校友岑鼎山、周亮勋等为翻译马列经典而奉献生命之事),语气要低沉而清晰,动作要收敛,把文件夹握在胸前。几次彩排中讲到这里,大家都觉得很感动。正式演讲时,我也是一气呵成,师生反响强烈。

第四,无论怎么样,要对自己有坚定的自信。自已给自己打气。我告诫自已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既不要怯生生看滿场听众,只看两三个点位,又要做到心中有听众,有人物,有激情。我对自己说,“看我的,一定行!” 上台后,站稳,看定,再开讲。不匆忙,不抢作,不吃字。话一出口,就往前推。在演讲过程中,即使有遗漏,只要不牵涉重大失误,就不回想,不补救,大刀阔斧向前推进。始终保持镇定自若的形态。演讲者的镇定、自信是成功的基础。正是由于我抱着必胜的信念走上讲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9月中旬第一次合排试讲时,我就“一炮打响”,被总导演认为是“稿件成熟度高、台风稳、演讲效果最好”的。后来的彩排中,总导演甚至说,“杨老师的试讲可以免排了”。

经过三次彩排,2020年9月25日,我们在上外松江校区教育会堂迎来正式开讲,有上级领导、兄弟院校代表和上外师生代表400多人参加。那天我在后台时就不再去想稿子,使自己放松下来。上台前,先挺直腰,抚抚胸,稳稳地走上规定的位置。站定后,再大声开讲,注意调整气息与语速,把控故事节奏,始终抓住观众的视线。会后有师生反映“杨老师讲得好,声情并茂,感动得我们快要流泪了”。党课中间,上海教育电视台还专门做了我的一个专访。那个主持人说,杨老师在台上演讲效果,激情四溢啊。晚上回到家,又看到学校组织部在群里发出的“人民网”有关此次示范党课情况的报道,觉得自己很荣幸,第一次做校史“演讲”就上了“人民网”啊!我把这个信息发到原先老部队的老战友群中,希望与战友们共享快乐!战友们听了也很高兴,纷纷给我很多鼓励。从演讲“小白”到淬炼成钢,就要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不惧困难,敢于挑战!于是我忽然就想到了这个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提笔写下了此次短暂而难忘的经历……